[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雾霾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4160.X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2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关昊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雾霾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防雾霾口罩,包括面罩、耳带、呼吸阀,面罩前部中间设有呼吸阀安装孔,呼吸阀与呼吸阀安装孔连接,耳带设有两根,耳带分别与面罩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面罩在上部设有与鼻梁及两侧的鼻背相吻合的上部凸起一,在凸起一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鼻背与两侧面颊过渡位置的凹槽,凹槽外侧又设有与面颊及颧骨相吻合的较小的凸起二,所述面罩在下部设有与下颌骨相吻合的下部凸起。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工学参数、人脸型大数据分析进行均码结构设计,周边与脸部接触配合部位密封性好,具有优秀的贴合效果与密闭性,避免了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口罩内,过滤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口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雾霾口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防雾霾口罩都采用平面结构,比如有些带活性碳介质的防雾霾口罩整体吸附性差,口罩在使用佩戴过程中与脸部接触部位吻合度不高,没有人体工学参数,缺乏亚洲人脸型大数据分析,未区别性别及年龄的差异化,密封效果差,过滤及防护效果差,较大的憋闷感,口罩佩戴舒适性差,随着雾霾天气的严重以及人们健康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需要防污染防雾霾的口罩用具,现有技术的口罩不适应人们对空气环境及雾霾防护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防雾霾口罩;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工学参数、人脸型大数据分析、区别性别及年龄的差异化,进行均码结构设计,周边与脸部接触配合部位密封性好,本实用新型采用七层材料的面罩,其中棉质混纺面料层具有防污、防尘、防水、防油、阻燃功能;碳滤层过滤直径为pm10~pm15污染物悬浮颗粒;塑形胶体层可过滤直径为pm5~pm10污染物悬浮颗粒;微米纳米混纺碳滤层采用可过滤直径为pm2.5污染物悬浮颗粒的纳米碳滤层,多层过滤材料叠加复合一次成型,具有优秀的贴合效果与密闭性,避免了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口罩内,过滤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防雾霾口罩,包括面罩、耳带、呼吸阀,面罩前部中间设有呼吸阀安装孔,呼吸阀与呼吸阀安装孔连接,耳带设有两根,耳带分别与面罩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面罩在上部设有与鼻梁及两侧的鼻背相吻合的上部凸起一,在凸起一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鼻背与两侧面颊过渡位置的凹槽,凹槽外侧又设有与面颊及颧骨相吻合的较小的凸起二,所述面罩在下部设有与下颌骨相吻合的下部凸起。
所述面罩从外向内包括相连接的棉质混纺面料层、碳滤层、塑形胶体层、微米纳米混纺碳滤层、纳米银离子的纺织纤维层、持续生成负离子层、具有抑菌及吸湿排汗功能的竹碳纤维纺织物层。
所述棉质混纺面料层采用具有防污、防尘、防水、防油、阻燃功能的特种棉质混纺面料层,棉质混纺面料层曾与竹碳纤维纺织物层通过包边面料车缝进行连接。
所述碳滤层采用过滤直径为pm10~pm15污染物悬浮颗粒的微米碳滤层。
所述塑形胶体层采用可过滤直径为pm5~pm10污染物悬浮颗粒的微米纳米混纺碳滤层。
所述微米纳米混纺碳滤层采用可过滤直径为pm2.5污染物悬浮颗粒的纳米碳滤层,纳米碳滤层留出与包边进行车缝的边框余量。
述纳米银离子的纺织纤维层采用含有纳米银离子的纺织纤维层,纺织纤维层在粗纺前通过油膜覆盖涂覆有涂层,纺织纤维层留出与包边进行车缝的边框余量。
所述持续生成负离子层采用具有持续生成负离子功能,网状发生层留出与包边进行车缝的边框余量。
所述呼吸阀包括呼吸阀前壳、呼吸阀片、呼吸阀后壳,呼吸阀片设于呼吸阀前壳与呼吸阀后壳之间,所述呼吸阀前壳与呼吸阀片位于呼吸阀安装孔的外侧,所述呼吸阀后壳包括相连接的后部凸台、中间配合面、前部阀片支撑部,其中中间配合面与呼吸阀安装孔密封配合连接,凸台位于呼吸阀安装孔的内侧,呼吸阀片与阀片支撑部连接,呼吸阀前壳上设有通气孔,呼吸阀为单向呼吸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工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4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智能家居的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保险箱用虹膜智能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