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发动机缸套拉马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9242.3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宋亚民;唐才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亚民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B25B2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11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发动机 缸套拉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修理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发动机缸套拉马。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在维修过程中,由于气缸套容易磨损,粘缸,故需要对其进行更换维修,现有的技术常用的是用大锤敲打缸套四周,其受力不均匀;也有很多拉缸套的机构比如爪式拉缸器,框式拉缸器(专利号:200420017841.5)等,这些拉缸器要么就是结构复杂,要么就是拉力小,其中框式拉缸器通过框架将千斤顶的顶出力转化了拉缸的拉力,其要求框架结构足够牢固,且容易损坏,不能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简易发动机缸套拉马,它结构简单,直接将千斤顶的顶出力转化了拉缸的拉力,而且拉杆的长度能进行调整,结构小巧,拉缸力大,且能受力均匀,非常实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发动机缸套拉马,包括千斤顶11,所述千斤顶11设置支架13上,所述千斤顶11内的柱塞1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拉杆2,所述第一拉杆2穿过千斤顶底座12以及设置在支架13上的支撑板4后与第二拉杆7连接,所述第二拉杆7再与拉板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杆2与千斤顶底座12接触处均匀设置有密封圈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杆2与柱塞1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杆2与柱塞1同轴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杆2一端设置有耳座5,所述第二拉杆7一端设置有拉耳6,所述耳座5与拉耳6铰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底座12上设置有通孔14,所述支撑板4中心也设置有第二通孔15,所述第一拉杆2从上述两孔中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直接在千斤顶柱塞下设置与之同轴心的拉杆,在千斤顶底座上设置使拉杆穿出的孔,结构大大简化,减少了能量消耗,更大的提高了拉缸力。
2、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液压油的泄露在拉杆穿出底座的孔内均匀设置了多个密封圈。
3、本实用新型为了使拉缸过程中存在少许的偏移力,在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采用铰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俯视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柱塞;2、第一拉杆;3、支撑杆;4、支撑板;5、耳座;6、拉耳;7、第二拉杆;8、拉板;10、密封圈;11、千斤顶;12、千斤顶底座;13、支架;14、通孔;15、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简易发动机缸套拉马,包括千斤顶11,所述千斤顶11设置支架13上,所述千斤顶11内的柱塞1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拉杆2,所述第一拉杆2穿过千斤顶底座12以及设置在支架13上的支撑板4后与第二拉杆7连接,所述第二拉杆7再与拉板8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杆2与千斤顶底座12接触处均匀设置有密封圈10。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杆2与柱塞1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杆2与柱塞1同轴心。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杆2一端设置有耳座5,所述第二拉缸2一端设置有拉耳6,所述耳座5与拉耳6铰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支架13包括支撑板4和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对称设置在支撑板4两侧,所述支撑杆3可拆卸。
优选的,所述耳座5与第一拉杆2一端、拉耳6与第二连杆7的一端均通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亚民,未经宋亚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9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LED筒灯
- 下一篇:一种十字轴轴承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