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uNi2Si铸造使用结晶器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9538.5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为;赵志刚;万顺;刘波;李牡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曹一杰 |
地址: | 04351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uni2si 铸造 使用 结晶器 水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uNi2Si铸造用结晶器,具体为一种CuNi2Si铸造使用结晶器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CuNi2Si产品从试制到工艺的最终成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工艺中有一项要求是铸锭在浇铸过程中不能沾水,但是产品结晶器的出水口是直接将水排到下方的蓄水池中,然后再用水泵将水抽出,但是由于水比较深,对抽水时机的把握难度较大,再加上水泵经常性使用,不但费时费电,又经常容易损坏,维修起来费时费财,还耽误生产。
现有的CuNi2Si结晶器的水循环系统具体如下:如图4~6所示,循环系统环绕结晶器设置,按照图6所示,结晶器1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出水管4且出水口朝下,结晶器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进水管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CuNi2Si结晶器的循环系统存在循环水无法排到远处需要另外抽出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CuNi2Si铸造使用结晶器水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CuNi2Si铸造使用结晶器水循环系统,包括环绕结晶器设置的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在结晶器前后两侧设有一对进水管;循环管路上在结晶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出水管且两个出水管通过一个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还连接有一个总出水管且总出水管向远离结晶器的方向延伸。
使用时,结晶器的进水管进行了加压,增大了水流、水速,再通过总出水管增加了出水口的管长,使得出水口的流量、流速减小,这样就使得水在结晶器内得到了充分的循环,有助于铸锭的冷却,再一个通过对出水口的加长处理(总出水管的出口远离结晶器),使得水可以直接排到车间外面的水池,不但节省了用泵抽水所耗费的电能及水泵损坏所带来的费用,最主要满足了CuNi2Si产品的工艺要求,使得产品的产量、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造也十分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 现有结晶器循环管路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现有结晶器循环管路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现有结晶器循环管路俯视结构示意图。
1-结晶器,2-循环管路,3-进水管,4-出水管,5-连接管,6-总出水管;
5a-下降段,5b-水平段,5c-中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CuNi2Si铸造使用结晶器水循环系统,包括环绕结晶器1设置的循环管路2,循环管路2上在结晶器1前后两侧设有一对进水管3;其特征在于,循环管路2上在结晶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出水管4且两个出水管4通过一个连接管5相连通;所述连接管5还连接有一个总出水管6且总出水管向远离结晶器1的方向延伸。
所述连接管5包括分别与出水管4相连接且向下延伸的下降段5a以及沿结晶器1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伸出结晶器1前侧的水平段5b;两个水平段5b之间通过中间段5c相连接;所述中间段5c的一端通过三通分别与一个水平段5b以及总出水管6相连接;所述总出水管6沿结晶器1左右方向向远离结晶器1的方向延伸。
如图1~3所示,连接管分别为三段,将两个出水管连接起来,连接管与总出水管相连接,由于总出水管向远离结晶器的方向延伸,因此可以保证循环出水可以远离结晶器并直接将水排到车间外面的蓄水池,达到了工艺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9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晶器的石墨模具
- 下一篇:结晶器规格扩容改造互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