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1517.7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5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金盛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 2152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包括该光伏接线盒所组成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于太阳能具有无污染、无地域性限制、取之不竭等优点,研究太阳能发电成为开发新能源的热门方向之一。现阶段中,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是人们使用太阳能的一种主要方式。而随着光伏技术不断的发展,作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的光伏组件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开发。
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单元,一般由前板、前封装胶膜、电池层、后封装胶膜、背板、铝边框和光伏接线盒组成。光伏接线盒是光伏组件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零部件,是将一块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电池阵列与用电设备或者另一块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的电池阵列进行连接的电气连接部件,其作用是将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电池整列产生的电流和电压传导到外部的通道。光伏接线盒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盒体、盒盖、接线端子、二极管、导线、连接器等,其中盒体、盒盖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外界环境影响接线盒内部结构;接线端子、连接器则起到连通光伏组件之间和光伏阵列与用电设备的作用;二极管则起到防止热斑效应、保护电池片及光伏组件的作用;导线的作用是连接接线盒内部工作电路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其他组件。
由于组件自身宽度和相邻组件之间的间距,现有的接线盒的导线具有一定的长度要求。在光伏组件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对一定长度的导线进行固定,因为凌乱的导线不仅会给组件的周转、运输带来不便,还可能由于连接器翘起挤压背板,导致组件损伤。
目前一般是通过缠绕并扎紧的方式来进行固定,通常是人工手动操作,费时费力,且容易发生缠绕后导线不整齐不美观的现象,影响组件外观;而且相邻组件互连时,需要解开缠绕,由于长度较长,组件互连时导线空悬,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时,容易损伤,且导线经受弯曲的程度较大,容易造成龟裂,甚至折断,最终导致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不易缠绕,能够降低户外使用的天气和气温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且更加美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主体、导线和连接器,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接线盒主体上,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连接器,所述导线为螺旋状导线。
优选地,所述螺旋状导线上具有将所述螺旋状导线进行固定的卡接部。
更加优选地,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螺旋状导线靠近所述连接器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螺旋状导线完全收缩时和完全伸展时的长度之比为1:9.6-20。
优选地,所述导线包括位于中间的螺旋部分以及位于两端的直线部分。
更加优选地,所述直线部分的长度与所述螺旋部分完全伸展的长度之比为1:50-100。
优选地,所述导线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螺旋状导线为两根,且两根所述螺旋状导线关于所述接线盒主体对称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包覆所述层压件侧边的边框以及如上所述的光伏接线盒。
优选地,所述边框上设置有与导线卡接部相配合的固定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接线盒,通过螺旋状的导线设计,从而使得导线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力,不易缠绕,可以降低户外使用的天气和气温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且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光伏组件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光伏接线盒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光伏接线盒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光伏接线盒的立体图;
其中:层压件-1,边框-2,固定部-21,光伏接线盒-3,接线盒主体-31,导线-32,螺旋部分-321,直线部分-322,连接器-33,卡接部-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层压件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前板、前封装胶膜、电池层、后封装胶膜和背板。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3,本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1、包覆层压件1侧边的边框2以及光伏接线盒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未经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1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