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刹车助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4097.8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星;徐建文;卫笑笑;陈燕;陈赟;王秀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H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袁威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步器 刹车 本实用新型 脚轮组件 刹车功能 立架 电控插销 防护背心 泛用性 滚轮 脚杆 跌倒 失衡 芯片 锻炼 配合 帮助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刹车助步器,包括立架和包裹人体的防护背心,并在其立架的脚杆下部通过带刹车的脚轮组件安装有滚轮,通过电控插销机和总控芯片与脚轮组件的配合实现重力刹车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帮助在行走或锻炼中的老年人,突发身体失衡跌倒时,助步器会感受到重力下降而开启刹车功能,保障了老年人在行走或活动时的安全,同时提升了助步器的稳定性和泛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是一种带有重力刹车功能,能预防跌倒的助步器。
背景技术
跌倒是一种突然意外的倒地现象,老年人因活动少、肌力差、平衡受损、认知能力下降等因素更易发生跌倒。跌倒可导致其心理创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后果,甚至直接导致患者致残、终生卧床不起或死亡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了避免此类的问题,现在通常采用助步器来进行使用者独自使用,然而现有的常用助步设备通常采用手动刹车,在使用人反应不够敏捷或手指不便的情况时,依旧容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单种助步器不同人群使用的适应性问题,同时避免现有技术中刹车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重力刹车助步器,包括立架和包裹人体的防护背心,所述立架包括脚杆,所述脚杆固定后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立架上端设置吊绳固定装置,所述吊绳固定装置通过吊绳吊装防护背心;所述脚杆下部通过脚轮组件安装有滚轮,所述脚轮组件包括与脚杆固定的直筒、滚轮支架、压簧以及刹车杆;所述滚轮支架的一端插设于直筒中,所述滚轮支架的另一端相对垂直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滚轮的连接轴;所述压簧的一端固定于滚轮支架的一端,所述压簧的另一端抵靠于直筒内设的限位结构;所述滚轮支架开设通孔,所述刹车杆的一端竖直插入所述通孔,所述刹车杆的另一端相对垂直固定用于与地面接触产生阻力的刹车盘;所述脚轮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刹车杆的电控插销机I,所述电控插销机I在直筒侧壁上沿轴向布置,所述电控插销机I的插销I伸出方向朝向直筒筒内;所述刹车杆杆身上还设有与所述插销I相匹配以将刹车杆定位于直筒内的穿孔;所述防护背心上还设置有控制电控插销机运动的总控芯片。
优选的,还包括电控插销机II,所述限位结构为电控插销机II伸出方向朝向直筒筒内的插销II。
优选的,所述刹车盘设压力传感器;所述总控芯片从所述压力传感器接收受压信号,并向电控插销机II传送收回插销II的指令信号。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还与外部的监控台无线传输信号。
优选的,所述直筒内孔在直筒安装后竖直,所述滚轮支架的插入段与直筒的内壁间留有供滚轮支架旋转的间隙,所述滚轮支架的通孔安装后竖直。
优选的,电控插销机II的数量为至少为三个,所述电控插销机II在直筒侧壁上沿周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立架的脚杆固定后,在空间上形成正棱台的侧棱状。
优选的,所述吊绳固定装置在空间上设置于脚杆所形成的正棱台形的中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总控芯片与所述电控插销机I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总控芯片与所述电控插销机I上分别设有距离感应发射器和用于激活所述电控插销机以接收总控芯片信号的距离感应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刹车杆壁面光滑。
通过立架上端的吊绳牵拉,避免使用人在使用时用肢体接触立架,减少使用时对立架的压力,避免刹车的误触发。
脚轮组件的设置,提供了一种新形式的助步器刹车结构,通过滚轮支架插入直筒,使其在直筒内可以沿轴向移动,让其上安装的滚轮能实现与直筒的相对距离变化,并通过压簧的设置实现将这种距离变化设定在压簧调节下。将刹车杆与滚轮支架结合设置,使得刹车杆能够穿过滚轮支架进入直筒,方便刹车杆的伸出量调节。采用刹车盘增加刹车阻力,避免刹车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未经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4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