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4569.X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锋;石元值;阮建云;伊晓云;张群峰;刘美雅;倪康;方丽;王缓;杨向德;杨清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滴灌 施肥 防堵储肥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滴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
背景技术
滴灌(drip irrigation)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滴灌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然而微区滴灌试验中水用量小,经常碰到水溶性肥料,尤其是有机肥,由于含有杂质、使用时气温、用水量等原因,不能完全溶解造成吸液过滤头堵塞,经常需要清洗过滤头,另外,由于用水量小,桶内溶液不能完全吸干,而影响肥料含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包括储肥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肥桶体底部设置为实心结构,所述的实心结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中设有吸液过滤头,所述的吸液过滤头连接吸液管,所述的吸液管连接施肥系统。
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肥桶体内设置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将储肥桶体分隔成肥料溶解区和肥料过滤区,所述的凹槽位于肥料过滤区中。
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料溶解区中设有手动搅拌器。
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肥桶体内壁设有侧卡槽,所述的实心结构表面设有底卡槽,所述的侧卡槽和底卡槽中卡接过滤网。
上述的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储肥桶体底部设置实心结构,实心结构中设置凹槽,凹槽中设置吸液过滤头,这样使得储肥桶体内的水能够完全吸干,保证有机肥的施用含量;储肥桶体内壁和实心结构表面设置相应的卡槽,方便安装定位过滤网,过滤网能够自由拔插,易清洗;储肥桶体内设置过滤网将储肥桶体分隔成肥料溶解区和肥料过滤区,有效防止吸液过滤头堵塞;肥料溶解区中增设手动搅拌器,方便肥料快速溶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肥桶体;2-实心结构;3-凹槽;4-吸液过滤头;5-过滤网;6-吸液管;7-施肥系统;8-手动搅拌器;9-肥料溶解区;10-肥料过滤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包括储肥桶体1,储肥桶体1底部设置为实心结构2,储肥桶体1内壁设有侧卡槽11,实心结构2表面设有底卡槽12,侧卡槽11和底卡槽12中卡接过滤网5。通过侧卡槽11和底卡槽12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将过滤网5固定住,并且安装拆卸方便。过滤网5将储肥桶体1分隔成肥料溶解区9和肥料过滤区10。过滤网5起到过滤肥料的作用。肥料溶解区9设有手动搅拌器8,方便肥料快速溶解。位于肥料过滤区10一侧的实心结构2中设置凹槽3,凹槽3中设有吸液过滤头4,吸液过滤头4连接吸液管6,吸液管6连接施肥系统7。
上述的一种用于微区滴灌施肥的防堵储肥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储肥桶体1底部设置实心结构2,实心结构2中设置凹槽3,凹槽3中设置吸液过滤头4,这样使得储肥桶体1内的水能够完全吸干,保证有机肥的施用含量;储肥桶体1内壁和实心结构2表面设置相应的卡槽,方便安装定位过滤网5,过滤网5能够自由拔插,易清洗;储肥桶体1内设置过滤网5将储肥桶体分隔成肥料溶解区9和肥料过滤区10,有效防止吸液过滤头4堵塞;肥料溶解区9增设手动搅拌器8,方便肥料快速溶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4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用自施肥的多功能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长效缓释肥施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