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床的防踢被装置及婴儿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4957.8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2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任悦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7/00 | 分类号: | A47D7/00;A47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床 防踢被装置 弹性带 床板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的 连接件 覆盖区域 固定被子 防踢被 脱开 大床 紧靠 踢被 围栏 婴儿 覆盖 保证 力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床的防踢被装置及婴儿床,其包括:四个连接件,其可拆卸的固定在婴儿床的床板上,且分别位于床板的覆盖区域的四角;四个弹性带,每个弹性带的一端与一个连接件固定连接,每个弹性带的另一端与覆盖物品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床的防踢被装置,其即使在婴儿床翻下紧靠大床一侧的围栏的情况下也能够固定被子,而且即使婴儿踢被力量较大也不会脱开被子,从而保证了防踢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婴儿床的防踢被装置及婴儿床。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床可以供0~6岁甚至更久的孩子使用。无论春夏秋冬,家长总是因为孩子频繁地踢被子而无法安睡,经常要强迫自己醒来看看孩子有没有踢掉被子,有时候家长睡着了,孩子踢掉被子后没人去盖,孩子很容易着凉生病。
为此,现在市面上有睡袋等多种样式的防踢被产品,缺点是比较闷热,使得孩子不愿进入睡袋,甚至哭闹。还有一种防踢被产品是被子夹,即,把4个夹子的一端分别套在婴儿床四周的围栏上,另一端夹在被子上,但是,实际情况是80%以上的家庭的婴儿床是靠在家长使用的大床一侧的,以方便家长夜晚照顾婴儿,这就需要翻下紧靠大床一侧的围栏,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被子夹失去了一侧围栏,而无法实现对被子的固定。此外,由于夹子没有弹性,导致很容易被婴儿在用力踢被时,与被子脱开,从而失去了防踢被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婴儿床的防踢被装置及婴儿床,其即使在婴儿床翻下紧靠大床一侧的围栏的情况下也能够固定被子,而且即使婴儿踢被力量较大也不会脱开被子,从而保证了防踢被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供一种婴儿床的防踢被装置,包括:
四个连接件,其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婴儿床的床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床板的覆盖区域的四角;
四个弹性带,每个所述弹性带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与覆盖物品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床板上,且位于所述床板的覆盖区域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包括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以使所述连接件能够进入所述第二开口,且自所述第二开口移入所述第一开口,并且不能自所述第一开口移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所述床板上的正投影形状为相交的两个圆形,且所述第一开口的圆形正投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圆形正投影的直径;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柱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一端的卡扣,所述卡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开口的圆形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圆形正投影相交的两个交点的连线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为12mm;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为15mm;所述第一开口的圆形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圆形正投影相交的两个交点的连线长度为2mm。
优选的,所述卡扣为球形或者半球形。
优选的,在所述凹槽的内表面覆盖有柔性保护层,用于防止人手伸入所述凹槽中时受到伤害。
优选的,还包括四个连接环,每个所述弹性带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环与一个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四个弹簧夹,每个弹簧夹与一个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使所述弹簧夹夹住所述覆盖物品,来实现每个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与覆盖物品的其中一角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覆盖区域为所述床板的中间区域,所述床板的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两侧的边缘区域为婴儿头部所在区域。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婴儿床,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防踢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4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