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加热除湿的智能服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6590.3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君;汪攀;李勇祥;徐瑞成;李太福;王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13/0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除湿 智能 服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加热除湿的智能服装。
背景技术
空调在夏天可以给室内降温,在冬天可以给室内升温,使得室内冬暖夏凉。但是空调只能供人们在室内使用,当人们外出时,就不能享受空调带来的冬暖夏凉了。
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往往需要穿着比较厚重的棉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保暖效果,但是厚重的棉衣不利于户外运动。当人们在运动时,棉衣会让人们出汗,并且热蒸汽不容易挥发。每蒸发1克汗水,可以带走540卡热量,这不仅会影响保暖效果,还特别容易使人感冒。
因此,急需一种可加热除湿的智能服装,该智能服装可以为人们提供类似空调的保暖效果,这对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加热除湿的智能服装,以解决因棉衣较差的透气性容易导致人感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加热除湿的智能服装,包括:服装本体,服装本体包括内层、外层和中间层,内层与中间层之间形成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内含有安装盒和温湿度传感器,在安装盒内设置有冷源、控制面板和电源,在内层贴附有热源,热源和冷源分别与电源电性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和电源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安装盒设置有出风口,冷源设置在出风口处,冷源产生的风从出风口通向夹层空间。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安装盒位于服装本体的背面,安装盒为可拆卸式安装盒。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冷源为风机或风扇。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热源固定于服装本体的背面,且热源为碳纤维电热板。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碳纤维电热板的数量为四片,分布于服装本体的肩部和腰部。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外层与内层之间填充有羽绒。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安装盒为塑料盒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加热除湿的智能服装,通过热源对服装本体进行加热,以提高保暖效果,通过冷源对夹层空间进行除湿,防止人感冒。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加热除湿的智能服装的简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盒的内部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内层1、中间层2、外层3、夹层空间4、安装盒5、冷源51、电源52、控制面板53、出风口54、热源6、温湿度传感器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加热除湿的智能服装的简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加热除湿的智能服装,包括:服装本体,服装本体包括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从内至外一次叠加成衣服形状,在外层3与中间层2之间填充有羽绒,羽绒起到保暖的作用,内层1与中间层2之间形成夹层空间4。
外层3是由透气材料制成,内层1是由棉料制成,中间层3是由丝绒材料制成。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背面结构。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在夹层空间4内含有安装盒5、热源6和温湿度传感器7,优选地,安装盒5位于服装本体的背部,安装盒5为可拆卸式安装盒;热源6与温湿度传感器7固定在服装本体的背面,温湿度传感器7可以监测人体背部的温湿度情况,由于人体与内层1直接接触,为了使人体直接感受到温度的提升,将热源6与内层1固定连接,从而对内层1进行加热。具体地,热源6为碳纤维电热板,贴附在内层1上,碳纤维电热板不占用夹层空间4的空间,便于人体活动,也不会使智能服装变的臃肿,碳纤维电热板的数量为四片,分布于服装本体的左肩部、右肩部、腰部左侧和腰部右侧。
安装盒5是由塑料制成的轻质盒子,可以减轻智能服装的整体重量,从而减轻由安装盒5的重量所产生的坠重感。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盒的内部逻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6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