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6636.1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3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赵爱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高新区南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接触部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非旋转对称 非球面 光学部 后囊 本实用新型 过渡区域 近视区域 外凸曲面 后表面 远视 折射 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手术 人工晶体 眩光现象 光损失 前表面 有效地 非球 凸设 晕轮 眼球 增殖 迁移 残留 视觉 阻挡 清晰 支撑 | ||
1.一种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部,所述光学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呈等凸且非球面的外凸曲面设置,所述外凸曲面包括焦距较远的远视区域、焦距较近的近视区域、以及位于所述远视区域和近视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所述远视区域和近视区域沿着所述光学部的周向分布;
环形接触部,凸设于所述光学部的后表面,沿所述光学部的周缘延伸,且所述环形接触部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后表面的外凸尺寸,所述环形接触部用以在所述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球后,与眼球的后囊接触,所述环形接触部上设有缺口;以及,
两个支撑袢,对称设于所述光学部的外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光学部的周缘,所述环形接触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宽度为0.6至0.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接触部的后端面呈圆弧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表面的凸出高度为h,h为0.3至0.4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接触部凸出高度H,H-h>0.4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视区域和近视区域的屈光度差值为+3D。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视区域和所述近视区域均自所述光学部的中心位置向外延伸;
所述过渡区域的宽度自所述光学部的中心位置向外呈逐渐增大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视区域、近视区域以及所述过渡区域,面积比重对应为52%、41%和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非球面非旋转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与每一支撑袢的连接处的厚度,对应大于相应的支撑袢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66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可吸收覆膜的血管支架
- 下一篇:插接式隆鼻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