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电磁阀铸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7105.4 | 申请日: | 2017-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8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刚;丁迎生;张文卫;翟景超;齐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正和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27/1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电磁阀 铸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电磁阀铸件。
背景技术
蒸汽阀主要是对管道中的介质进行双位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介质可以是水、轻油非腐蚀性气体以及蒸汽等流体。
蒸汽电磁阀壳体多为浇铸成型,可参照公告号为CN210369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蒸汽电磁阀,该蒸汽电磁阀壳体包括阀体和阀盖。浇铸完成后需要在阀体上加工螺纹孔,阀盖上打孔,通过螺栓将阀盖连接在阀体上。
然而在浇铸完成后,阀盖上的孔与阀体上的螺纹孔不容易对准,加工时间较长,配合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电磁阀铸件,其优点是在使用这种蒸汽阀铸件时,对于阀盖上的孔与阀体上的螺纹孔具有较好的对中性,且加工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汽电磁阀铸件,包括阀体和连接在阀体顶部的阀盖,阀体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圆管,第一圆管的底部封闭,阀体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伸出有第二圆管和第三圆管,阀体顶端设有沿第一圆管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盘,阀盖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盘上,所述连接盘和阀盖上设有配合的引导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引导组件,在使用这种蒸汽阀铸件时,对于阀盖上的孔与阀体上的螺纹孔具有较好的对中性,且加工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在连接盘上的凸柱,所述阀盖上开有与凸柱适配的引导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柱和引导槽的配合,使得阀盖与连接盘能够较好的配合,使得加工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柱的断截面为方形且凸柱至少设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柱为圆形,所述引导组件至少设有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两种技术方案,阀盖与连接盘能够对准且不容易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盘上和阀盖的相对面上分别开有密封圈,且连接盘上的密封圈和阀盖上的密封槽对应设置且两密封槽内部形成容纳密封圈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蒸汽电磁阀的密封性较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圆环中部内壁上设有安装钩,所述第二圆管与第一圆管相通,且第二圆环的位置低于安装钩的位置;第三圆管与第一圆管相通,且第三圆管高于安装钩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蒸汽的输送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圆管和第三圆管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法兰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蒸汽阀容易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引导组件,在使用这种蒸汽阀铸件时,对于阀盖上的孔与阀体上的螺纹孔具有较好的对中性,且加工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主要用于体现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第一圆管;111、连接盘;112、螺栓;113、安装钩;12、第二圆管;13、第三圆管;2、阀盖;21、让位孔;3、引导组件;31、凸柱;32、引导槽; 4、法兰盘;5、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结合图1和图2,一种蒸汽电磁阀铸件,包括阀体1和连接在阀体1顶部的阀盖2,阀体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圆管11,第一圆管11的底部封闭,阀体1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伸出有第二圆管12和第三圆管13,第一圆管11顶端设有沿第一圆管11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盘111,连接盘111上经加工设有螺纹孔,阀盖2上经加工开有与螺纹孔对应的通孔,阀盖2通过螺栓112连接在连接盘111上,阀盖2中部开有用于安装阀杆的让位孔21,为了使蒸汽浇铸完成之后的打孔较为方便,连接盘111和阀盖2上设有配合的引导组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正和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正和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7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吸式丁烷进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磁阀自清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