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水下采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7243.2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3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何云龙;冯景昊;薛志刚;赵仕宝;庄新国;李晶;张龙;王玉华;王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付春霞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筒 通孔 活塞 固定部 主动端 下帽 本实用新型 采气装置 从动端 隔挡 上帽 下端 便于携带 采气过程 活塞密封 可拆卸的 气体阀门 上下两端 绳索连接 绳索驱动 支架转动 锥台结构 上移 托举 支架 止挡 转动 杠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水下采气装置,包括井筒,一井筒上帽和一井筒下帽分别可拆卸的设于所述井筒的上下两端,所述井筒上帽上设有气体阀门,所述井筒下帽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台结构,一活塞密封所述通孔,所述井筒内部设有隔挡棍,所述活塞被所述隔挡棍止挡时,所述活塞的下端区域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井筒下帽的下端设有支架,一杠杆包括从动端、主动端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从动端正对所述通孔,所述主动端与第二绳索连接,所述第二绳索驱动所述主动端运动而通过带动所述固定部转动来带到所述从动端运动使所述活塞在所述从动端的托举下上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气过程简单且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水下采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井下气体收集设备都是在钻井实施的过程中设置的,通常是一边打钻一边收集气体。这种设备需要在钻井初期就计划气体采样,但是对于一些民用钻井,一方面民用钻井只是找地下水,没考虑对气体的收集;另一方面没有对民用钻井实施固井或密封措施,导致民用钻井与大气相连,从而使民用钻井内的气体与民用钻井外的空气发生混合,故对民用钻进采气时需要将气体收集设备深入到水位之下。但是现有设备后期实施补救措施采样时需再下钻机采样,过于麻烦,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气过程简单、便于携带的便携式水下采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水下采气装置,包括井筒,一井筒上帽和一井筒下帽分别可拆卸的设于所述井筒的上下两端,所述井筒上帽上设有连接所述井筒内部与外界的气体阀门,所述井筒下帽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锥台结构,其上端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端开口处的横截面积,一活塞密封所述通孔,所述井筒内部设有隔挡棍,所述活塞被上移到被所述隔挡棍止挡的位置时,所述活塞的下端区域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井筒下帽的下端设有支架,一杠杆包括从动端、主动端及连接所述从动端和所述主动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从动端正对所述通孔,所述主动端与第二绳索连接,所述第二绳索驱动所述主动端运动而通过带动所述固定部转动来带到所述从动端运动而伸入所述通孔并推动所述活塞上移而打开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端和所述从动端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同一侧,所述固定部通过铰链与所述支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挡棍与所述活塞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隔挡棍与所述活塞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通孔的轴向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镂空结构的环形支架,所述活塞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井筒上帽上设有三角提手,所述气体阀门位于所述三角提手内部,所述三角提手上连接有第一绳索。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水下采气装置位于井中,所述第一绳索和所述第二绳索分别连接第一手摇滑轮和第二手摇滑轮,所述第一手摇滑轮和所述第二手摇滑轮均安装于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位于井外。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气管和采气瓶,所述采气瓶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体阀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完全塞入所述通孔时,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和所述井筒下帽的下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通孔的轴向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井筒上帽和所述井筒下帽与所述井筒之间均为丝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水下采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便于搬运和携带,且利用所述便携式水下采气装置实施采气时的采气过程简单,不需再下钻机,即可实施采气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水下采气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7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型采油机构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簇缝网射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