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蓄能型热力学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7786.4 | 申请日: | 201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0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松浩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温室 大棚 蓄能 热力学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现代化与能源需求的矛盾是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由于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方式不能延续传统的老路,必须寻求新的模式,加大节能环保农业设施的研发力度。煤炭等传统能源不但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即使使用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源,也不能避免频繁的雾霾天气。清洁能源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然而,太阳能和风能成本高,受到天气和地域的限制。北方地区温室大棚是保证冬季蔬菜供应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是现有的温室存在夏季热量过剩和冬季能耗过大的问题,即现有的温室在夏天时收集了大量的热能没有有效利用而浪费掉,冬天时能耗增加还需燃煤来保持温室植物生长条件,造成冬季频发的雾霾天气,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热电效应可以实现热能到电能的转变,温差发电技术就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通过冷源和热源的温差进行发电的,但是现有的温差发电受到很多因素制约,例如,一天之中以及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较大,产生的温差不稳定,冷源和热源的供应不连续,进而使温差发电缺乏持续性,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推广应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有效利用温室余热,通过温差发电技术实现连续持久的电能供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温差发电缺乏持续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蓄能型热力学发电系统。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蓄能型热力学发电系统,该系统由热力学发电组件、温室、蓄电池、逆变器、蓄能池、生物质保温材料层、循环水泵、循环水阀门、循环水回水管、循环水出水管、冷水泵、冷水井、冷水管和冷水阀门构成;
所述热力学发电组件由换热水箱和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构成,换热水箱为平板状箱体,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铺设在换热水箱的上表面;
所述数个热力学发电组件以矩形阵列形式铺设于温室的屋面上,蓄电池、逆变器和循环水阀门设置于温室内部,蓄能池设置于温室下方的土层中,生物质保温材料层设置于蓄能池的外表面,循环水泵设置于蓄能池内部;
所述相邻的换热水箱通过管道连通构成换热水箱组,循环水泵的循环水出水管与热水箱组的进水口连接,换热水箱组的出水口与蓄能池通过循环水回水管连通,循环水出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阀门;
所述冷水井设置于温室的外部的土壤中,冷水泵设置于冷水井内部,冷水泵的出水口与换热水箱组的进水口通过冷水管连接,冷水管上设置有冷水阀门;
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逆变器的正极和负极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换热水箱的箱体材质为金属,包括铝或铜等;
所述生物质保温材料层中生物质保温材料为粉碎的农作物秸秆;
所述粉碎的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或水稻秸秆,粒径为0.5~2cm;
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的型号为TEC1-12706;
本实用新型用于温室大棚的蓄能型热力学发电系统的工作过程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一、本实用新型用于温室大棚的蓄能型热力学发电系统在夏季开始运行,夏季时温室外部温度高于冷水井内的水的温度,开启冷水阀门和冷水泵,关闭循环水阀门和循环水泵,冷水井内的水从冷水井输送至每个换热水箱中,最后注入蓄能池内,由于温室外部温度高于冷水井内的水的温度,所以会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的两个表面产生温差,进而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产生直流电能,直流电能被输送至蓄电池,蓄电池连接的逆变器将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后即可连接用电器;同时,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产生直流电能的过程中换热水箱的冷水会吸热升温,因此注入蓄能池内的水为热水;
二、当温室外部温度低于冷水井内的水的温度时,关闭冷水阀门和冷水泵,开启循环水阀门和循环水泵,蓄能池内的热水从蓄能池输送至每个换热水箱中,最后返回蓄能池内,由于温室外部温度低于蓄能池内的水的温度,进而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产生直流电能,直流电能被输送至蓄电池,与蓄电池连接的逆变器将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后即可连接用电器;
三、当温室外部温度高于蓄能池内的水的温度时进行步骤一;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松浩,未经李松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7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