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风导水功能的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8259.5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0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森 |
主分类号: | E04D3/24 | 分类号: | E04D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面 主瓦 导流口 内腔 本实用新型 上表面 瓦片 导水 瓦体 接通 防风 建筑技术领域 空气流通 连接板 两端面 瓦本体 圆弧板 侧壁 筋条 贯穿 积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防风导水功能的瓦,圆弧板设置在主瓦板的底部;连接板设置在主瓦板的侧壁上;瓦本体的底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筋条;主瓦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均贯穿主瓦板的左右两端面;第一凹面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凹槽;主瓦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口;第一导流口与第一凹槽的内腔相接通;第二凹面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口;第二导流口的两端分别接通在第二凹槽和第一凹面的内腔。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该结构在保证瓦体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了瓦体的总重量,而且瓦片设置给空气流通的通道,防止热量在瓦片上积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防风导水功能的瓦。
背景技术
房子的屋面系统大致可以分成坡屋面和平屋面两个系统。坡屋面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我国自有史记载以来至清末,房屋建筑几乎都是坡屋面的。国外也大致如此,不过更具特色和多样性,如有各种尖屋顶、圆球屋顶等。平屋面系统实际是从古代城堡结构演化而来,伴随着现代混凝土构件的发展,在许多高层建筑上获得了广泛的采用。坡形屋面基本都使用了屋面瓦。
目前在民用仿古住宅、高级公寓、别墅等建筑物中已越来越多采用屋面瓦这种建筑材料,这样使得屋顶变得特别有风格,能够受到广大用户的喜欢。但现有屋面瓦的防风性能差,经受不起强风的考验;瓦片之间的导水效果差,容易在瓦片之间积水滋生蚊虫,同时瓦片与瓦片之间空气流通性较差,使室内外通风难度大,热量难以散发到外部;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需要。另外,现有的屋面瓦的强度和重量不协调,通常是提高了屋面瓦强度就加重了屋面瓦的重量,或者是减轻了屋面瓦的重量就降低了屋面瓦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防风导水功能的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防风导水功能的瓦,它包括有瓦本体;所述瓦本体由主瓦板、连接板和圆弧板组成;所述圆弧板设置在主瓦板的底部;所述圆弧板上表面的水平高度沿瓦本体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少;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主瓦板的侧壁上;所述瓦本体的底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筋条;所述筋条沿瓦本体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筋条从主瓦板的顶部延伸至圆弧板处;所述主瓦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所述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沿主瓦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凹面设置在靠近主瓦板的顶部处;所述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均贯穿主瓦板的左右两端面;所述第一凹面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主瓦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与第一凹槽的内腔相接通;所述第二凹面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口;所述第二导流口的两端分别接通在第二凹槽和第一凹面的内腔;所述第二凹面上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沿主瓦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水槽的底端呈开口状。
进一步地,所述筋条的顶端面均设置有上缺口和下缺口;所述上缺口和下缺口分别设置在筋条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主瓦板的底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凸块均设置在主瓦板的顶部边缘;所述凸块沿主瓦板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下隔条;所述下隔条沿主瓦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主瓦板的底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沿主瓦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条设置在远离连接板的边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森,未经李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8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疏风导水功能的瓦
- 下一篇:屋面面板的防风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