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产品金属插件自动生产的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8893.9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3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学兵;何志林;严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威塑胶电子(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黄国豪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产品 金属 插件 自动 生产 输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口切割装置包括机架和加工单元,机架上表面设有工作台,加工单元位于工作台上,加工单元包括固定台、压紧模块及加工模块,压紧模块为回转夹紧气缸,其包括气缸本体、摆杆和第一活塞杆,摆杆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在气缸本体上,摆杆绕第一活塞杆的中心轴转动且位于固定台的上方摆动,第一活塞杆带动摆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压紧模块和加工模块分别位于固定台的两侧,加工模块包括驱动部件、滑块、导轨及切割刀,驱动部件带动滑块沿导轨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切割刀设置在滑块上靠近固定台的一端,切割刀的尖端伸向固定台。该水口切割装置剪切精度高且生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水口切割装置的水口切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产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塑胶产品金属插件自动生产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喇叭生产过程中通常人工将金属华司和杯士放入模具,这样模具会频繁出现因金属华司安装不到位导致模具损坏的现象。人工装件存在的缺点是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不良品率偏高,而且产品的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生产的产品一致性高且生产效率高的塑胶产品金属插件自动生产的输送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胶产品金属插件自动生产的输送设备,包括铁件供应装置和铝件供应装置, 铁片供应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夹紧机构、限位机构以及送料机构;夹紧机构沿着安装座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用于在安装座的宽度方向上夹紧铁件;限位机构安装在安装座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且用于限制铁件在安装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移;送料机构位于夹紧机构的内部,送料机构将铁件沿着安装座的长度方向向安装座的第一端推送。铝件供应装置设置在铁片供应装置的一侧,铝件供应装置包括振动盘和连接在振动盘出口处的直振,铝件供应装置将铝件输送到直振的出口处,直振的出口和安装座的第一端位于输送设备的同侧。
由上述方案可见,夹紧机构从两侧将排成一列的多个铁件夹紧,限位机构在安装座的第一端阻挡铁件,防止换件从安装座上掉落,送料机构在安装座的第二端向安装座的第一端推送铁件,铁件供应装置将铁件自动传送到安装座的第一端。铝件供应装置将铝件自动传送到直振的出口,直振的出口和安装座的第一端位于输送设备的同侧,便于机械手夹取,同时使得输送设备的结构紧凑。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直振的出口处设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位于直振的上方,压紧机构压紧从直振出口送出的铝件。
由此可见,压紧机构的设备防止铝件从直振口传送出来时继续向前运动而掉落。
进一步的方案是,压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压板,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气缸本体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气缸本体固定在直振上,压板固定在第一活塞杆的一端,第一气缸驱动压板压紧从直振出口送出的铝件。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夹紧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气缸和两根连杆,连杆位于安装座的两侧且连杆在安装座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少一根连杆与第二气缸连接,第二气缸驱动连杆在安装座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两根连杆从两侧夹紧铁件。
由此可见,两根连杆分别从两侧阻挡铁件,第二气缸推动连杆夹紧铁件,夹紧机构的结构简单且夹紧效果好。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气缸均位于安装座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两个第二气缸分别与两根连杆连接并驱动两根连杆的第一端相互靠近。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各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第二气缸安装在支撑组件上,连杆的两端支撑在支撑组件上,两根连杆相互平行设置。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连接在第三气缸上的限位件,第三气缸驱动限位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限位件能够移动到与铁件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威塑胶电子(珠海)有限公司,未经三威塑胶电子(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8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