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旋分流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喷雾机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39363.6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2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史栋;黄智坤;田磊;杨方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辰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机构 涡旋 本实用新型 上壳体 下壳体 喷雾 机头 能量损失率 旋转风叶 支柱间隔 供液体 内固定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旋分流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喷雾机头,涡旋分流机构包括环形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若干支柱,相接所述若干支柱间隔设置以供液体流通,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以及所述若干支柱构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旋转风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旋分流机构水流速度快,能量损失率低,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涡旋分流机构的喷雾机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分流喷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旋分流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喷雾机头。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喷雾装置,在入水管至喷杆转折处,无特别部件设置。少有的在入水管末端设置有立柱,将水流分流进入喷杆,有的在入水管末端设置弯管,在喷杆处设置连接缓冲区,加以垫片使其连接紧固。最终入水管至喷杆水流还是太过湍急,方向的转变使得能量损失大,水流流至喷杆压力降低,流速减慢,导致喷雾机构效率低下。
目前的分流机构设置有入水口及出水口,内部通道的改变引导水流方向的改变,其效率较低,水流流速减小较多,导致后劲不足,喷杆压力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流速度快,能量损失率低的涡旋分流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涡旋分流机构,包括环形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若干支柱,所述若干支柱间隔设置以供液体流通,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以及所述若干支柱构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旋转风叶。
可选的,所述旋转风叶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中心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轴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旋转风叶在垂直方向上倾斜角度范围为0°-90°,所述旋转风叶从所述固定轴向所述支柱方向厚度逐渐增加,其靠近所述支柱的风叶末端与所述支柱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旋转风叶在垂直方向上倾斜角度范围为30°-60°。
所述旋转风叶在垂直方向上倾斜,所述旋转风叶从所述固定轴向所述支柱方向厚度逐渐增加,其靠近所述支柱的风叶尾端接触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喷雾机头,包括一固定端及一分流端,所述分流端内安装有以上任一所述的涡旋分流机构,所述固定端螺纹连接于喷雾装置上,所述分流端侧面设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涡旋分流机构的环形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若干支柱构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旋转风叶,将上壳体与水管连接,水流经上壳体流入涡旋分流机构后撞击下壳体变成水平方向从支柱间隔中流出,由于该涡旋分流机构设置有旋转风叶,水流流入时带动旋转风叶旋转,进而带动整个涡旋分流机构旋转,产生水平离心力,水流沿着旋转风叶的轨迹旋转离心,高速从涡旋分流机构水平喷出,水流方向转变均匀平缓,能量损失小,流速降低少。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应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涡旋分流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喷雾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辰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辰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9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路板防潮的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