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留置导管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2441.8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留置导管 本实用新型 液体容纳盒 硅胶软管 人体模型 静脉 手臂 教学模型 体内 股静脉 医护 报警器 静脉穿刺 运输方便 穿刺 腹股沟 颈静脉 体外段 刺破 颈部 人颈 血管 练习 教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导管教学模型,包括人体模型,在人体模型的颈部、手臂和腹股沟分别设有一根硅胶软管,所述硅胶软管由体内段和体外段组成,体内段分别用于模拟人颈静脉、手臂静脉和股静脉,所述人体模型的内部设有三个液体容纳盒,硅胶软管的体内段分别位于三个液体容纳盒内,所述液体容纳盒的底部分别设有液体报警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留置导管的教学和练习操作,既可以使医护人员准确掌握人体颈静脉、股静脉和手臂静脉的方位,又能便于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时的力度和方位,减少穿刺时刺破血管而导致意外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功能齐全、使用、运输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护理的教学模型,尤其是一种静脉留置导管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中,经常要为患者进行静脉留置导管的操作,具体步骤是:先将穿刺针穿刺选定的静脉,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针并置入导丝,再抽出穿刺针,沿导丝用扩张器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扩张后置入静脉留置导管,然后拔出导丝,缝合固定导管。
在进行操作前,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否则穿刺针就会刺破血管导致血肿,从而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为了增加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常常需要在人体模型上反复进行训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脉留置导管教学模型,旨在使临床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人体各种静脉留置导管的操作技巧。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静脉留置导管教学模型,包括人体模型,在所述人体模型的颈部、手臂和腹股沟分别设有一根硅胶软管,所述硅胶软管由体内段和体外段组成,所述体内段分别用于模拟人颈静脉、手臂静脉和股静脉,所述人体模型的内部设有三个液体容纳盒,所述硅胶软管的体内段分别位于三个液体容纳盒内,所述液体容纳盒的底部分别设有液体报警器。
所述液体容纳盒上分别设有放液管,所述放液管的一端位于人体模型的外部且末端设有管夹。
所述硅胶软管的体内段长度为10-20cm,体外段的长度为5-10cm。
所述硅胶软管的直径为0.5-1cm。
所述人体模型为塑料泡沫材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留置导管的教学和练习操作,既可以使医护人员准确掌握人体颈静脉、股静脉和手臂静脉的方位,又便于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时的力度和方法,减少穿刺时刺破血管而导致意外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功能齐全、使用、运输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人体模型、2-硅胶软管、3-液体容纳盒、4-液体报警器、5-放液管、6-管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种静脉留置导管教学模型,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人体模型1,所述人体模型1为轻质的塑料泡沫材质而方便运输和携带。在所述人体模型1的颈部、腹股沟和手臂分别设有一根硅胶软管2,所述硅胶软管2由体内段和体外段组成,其中体内段的长度为10-20cm,体外段的长度为5-10cm,直径为0.5-1cm,所述体内段分别用于模拟人颈静脉、股静脉和手臂静脉,所述人体模型的内部设有三个液体容纳盒3,所述硅胶软管2的体内段分别位于三个液体容纳盒3内,所述液体容纳盒3的底部分别设有液体报警器4,所述液体容纳盒3上分别设有一根放液管5,所述放液管5的一端穿过人体模型1且位于人体模型的外部,末端设有管夹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未经武汉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2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化学教育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心肺复苏训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