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流孔板流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2655.5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5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茂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精工自控仪表成套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42 | 分类号: | G01F1/42;G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流量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流孔板流量测量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取压装置和整流孔板,取压装置和整流孔板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管道上;整流孔板设有多个散布式节流孔,散布式节流孔按等角距分布,且散布式节流孔的最外边缘点位于以管道内径为直径、以整流孔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取压装置包括高压取压装置和低压取压装置;高压取压装置、低压取压装置分别设置在整流孔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流体通过性好的整流孔板流体测量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压力损失小,能量损耗少,节约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流量的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整流孔板流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上所用的整流孔板流量测量装置的整流孔板存在前后直管段较长,节流孔安排不合理,流体通过性差的弊端,导致测量过程中压力损失大,进而引起流体流量测量精度下降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流体通过性好的整流孔板测量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整流孔板流量测量装置,使孔板前后直管段长度要求相对较短,具有压力损失低、流体通过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流孔板流量测量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取压装置和整流孔板;所述取压装置和所述整流孔板由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管道上。
所述整流孔板设有多个散布式节流孔,所述散布式节流孔按等角距分布,且所述散布式节流孔的最外边缘点位于以管道内径为直径、以所述整流孔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
所述取压装置包括高压取压装置和低压取压装置;所述高压取压装置、所述低压取压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整流孔板的两侧。
传统整流孔板的结构是在一块圆板的中心处开设了一个圆形节流孔,流体从前直管段流到整流孔板时,被整流孔板强制收缩到中心较小的节流孔通过。这样,流体在流过整流孔板时,除了产生前后压力差之外,还因流束剧烈收缩而产生了较大的压力损失,从流体动力学及能量守恒的原理来说,有压力损失就会导致了能量损失。另外,整流孔板安装条件比较难满足,最主要的一条是要求整流孔板前、后要有较长的直管段,直管段的作用是将管道内流体的流动状态调整均匀,一般情况下,整流孔板前需要长为20-40倍管道内径值的直管段,整流孔板后需要长为6-8倍管道内径值的直管段,直管段长度与整流孔板开孔大小相关。当管道规格较大时,这样的要求在很多工程上都无法满足。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孔板流量测量装置的结构缺陷,在整流孔板上开设多个节流孔,且节流孔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将管道内流体分成多条流束,匀速通过整流孔板,对流体有较强的整流作用,同时降低了对整流孔板前、后直管段的长度要求,一般来说,能够保证前直管段为整流孔板内径的八倍的长度、后直管段为整流孔板内径的三倍的长度就可以保证测量精度。流体分成多条流束通过整流孔板,也减轻了节流收缩的剧烈程度,具有压力损失低、流体通过性好的优点。
优选的,在上述整流孔板流量测量装置中,所述整流孔板的中心开设中心节流孔。
优选的,在上述整流孔板流量测量装置中,所述散布式节流孔与所述中心节流孔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在上述整流孔板流量测量装置中,位于所述整流孔板上端的所述散布式节流孔的上边缘点与管道内壁顶端平齐,位于所述整流孔板下端的所述散布式节流孔的下边缘点与管道内壁底端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精工自控仪表成套技术开发公司,未经大连精工自控仪表成套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2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辅助的压印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合成香料污水处理池中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