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3303.1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0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王海兰;沈四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首市永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B21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4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放线盘、一个校直器和水平设置的工作台,所述放线盘、一个校直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放线盘位于校直器的一侧用以安装线圈,所述校直器包括上辊、下辊、安装架和驱动装置,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辊和下辊均水平设置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上辊位于下辊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上辊和下辊传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上辊和下辊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线圈的电线夹合在所述上辊和下辊之间,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辊和下辊同步反向转动时对电线进行校正。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线盘顺着线圈缠绕的方向进行放线,能防止电线在放线时打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放线时电线打卷的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购买的成卷的电线放线时,从外圈放线,若线圈不转动则放出来的线会成为螺旋状的打卷状态,电线不直,而从内圈放线同样会存在上述问题,对于线束生产企业而言,电线打卷则在剪线时难以定长,而且生产出来的线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放线,且能对电线进行防卷并同时兼具校直功能的放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放线盘、一个校直器和水平设置的工作台,
所述放线盘、一个校直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放线盘位于校直器的一侧用以安装线圈,
所述校直器包括上辊、下辊、安装架和驱动装置,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上辊和下辊均水平设置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上辊位于下辊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上辊和下辊传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上辊和下辊同步反向转动;
所述线圈的电线夹合在所述上辊和下辊之间,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辊和下辊同步反向转动时对电线进行校正。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放线盘顺着线圈缠绕的方向进行放线,能防止电线打卷,且放出的电线经过校直器挤压校直,将电线的挠度消除,使得电线便于定长切割,且生产出来的线束整齐美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线盘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其上端水平设置有一个用以夹紧或松开线圈的内圈的卡爪,所述卡爪上可拆卸的安装有两个托盘,分别为下托盘和上托盘,所述线圈夹合在所述下托盘和上托盘之间,所述转轴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卡爪、下托盘、线圈和上托盘同步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卡爪将线圈的内圈夹紧,以使得线圈能随着转轴进行同步转动,而设置下托盘和上托盘是将线圈的电线进行限位,防止线圈的电线放线凌乱。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爪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卡爪本体,所述卡爪本体为圆形结构且同轴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上端,其内部为同轴设置的圆形空腔,所述圆形空腔中部水平且同轴转动设置有一个螺纹盘,所述螺纹盘将所述圆形空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螺纹盘的上端端面设置旋涡状的螺纹槽,所述卡爪本体的侧壁对应圆形空腔上部的位置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圆形空腔连通的方孔,且每个方孔均沿径向方向水平设置且均嵌装与其一一对应的卡齿,所述卡齿包括水平设置的卡齿底座和竖直设置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垂直设置于所述卡齿底座的远离卡爪本体一侧,其另一侧伸入所述方孔内并向圆形空腔内延伸至靠近螺纹盘的中心,且其下端设置有多条与螺纹盘上端螺纹槽相互齿合的凹槽,所述螺纹盘在转动时,所述卡齿底座向卡爪本体内收缩或是向卡爪本体外伸出,所述卡爪本体侧壁还水平设置有一个与圆形空腔下部连通的圆孔,所述螺纹盘下端外周边缘处间隔均匀的设置有一圈规格一致的凹齿,所述圆孔内转动安装有一根联动插销,所述联动插销靠近圆形腔体内的一端向螺纹盘边缘下方延伸,且其对应端的外周设置有一圈与螺纹盘下端凹齿相互齿合的凸齿,转动所述联动插销驱动所述螺纹盘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卡齿底座伸出或缩回所述卡爪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首市永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石首市永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3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数控反击式制砂机
- 下一篇:一种双磨头电主轴抛光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