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曲成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3908.0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芳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曲成圆模具,包含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含上脱料板与上模成型冲头;上脱料板沿上下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导向通孔,上模成型冲头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通孔中;所述下模组件包含凹模成型块与凹模成型冲头;凹模成型块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开槽,第一开槽内部空间形成成型空间;第一开槽的槽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开槽,凹模成型冲头能够在上下延伸方向上沿所述第二开槽运动;凹模成型冲头设置有圆柱成型杆;第一开槽的槽底面上设置有成型模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个冲程中将平整板料直接加工成圆形,特别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圆形件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弯曲成圆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钣金和冲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相同的技术和质量水平下,现在的主要市场竞争压力集中在了成本和效率上。而且随着国内日益上升的人员用工成本,之前宁愿多添人也不远添机器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如何提高机器利用率,减少人员工位成为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
专利文献CN102989895A公开了一种圆形卷曲模具,包括凸模、左凹模、右凹模,所述凸模为圆柱形,所述左凹模为L形,所述L形左凹模内侧具有半圆形成形凹槽,所述L形左凹模拐角处设置有轴一,所述左凹模可以绕所述轴一旋转;所述右凹模的结构与所述左凹模成镜像对称,所述右凹模拐角处设置有轴二,所述右凹模可以绕所述轴二旋转;所述凸模可以与所述左凹模、右凹模的成形凹槽配合对加工件进行圆形卷曲成形。据该专利文献自述,模具能够使用块料进行一次成形、无需切边工序即可完成圆形卷曲件的加工,降低圆形卷曲件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改善圆形卷曲件的加工效果。但是该专利文献提供的结构在加工完成后,工件的上下端存在圆弧精度不足的问题,而且在放料时难以控制板料的长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曲成圆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曲成圆模具,包含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
所述上模组件包含上脱料板与上模成型冲头;上脱料板沿上下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导向通孔,上模成型冲头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通孔中;
所述下模组件包含凹模成型块与凹模成型冲头;凹模成型块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开槽,第一开槽内部空间形成成型空间;
第一开槽的槽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开槽,凹模成型冲头能够在上下延伸方向上沿所述第二开槽运动;
凹模成型冲头设置有圆柱成型杆;第一开槽的槽底面上设置有成型模台。
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台的外表面沿横截面轮廓线延伸方向上依次形成第一截止面、第一支撑面、下凹弧面、第二支撑面、第二截止面;
所述下凹弧面轮廓线形状为半圆形或抛物线形;
圆柱成型杆能够随凹模成型冲头沿上下方向运动到达下凹弧面内部空间。
优选地,所述上模成型冲头的下端面设置有U形槽;
所述U形槽的槽底面形成上凹弧面;上凹弧面沿横截面轮廓延伸方向上依次形成平滑过渡的第一导向面、上成型面、第二导向面;
第一导向面、上成型面、第二导向面分别与第一截止面、下凹弧面、第二截止面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槽在上下延伸方向上依次形成减晃槽与限位槽;限位槽宽度大于减晃槽;
凹模成型冲头包含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限位部与初弯部;
限位部安装在限位槽内,限位部宽度大于减晃槽直径;初弯部贯穿所述减晃槽设置,圆柱成型杆位于所述初弯部上。
优选地,上脱料块包含贴压部与推动部;
推动部能够沿上下方向运动至所述成型空间中并与初弯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芳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芳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3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自动上油的钢筋调直机
- 下一篇:一种公路工程领域的施工用环保筛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