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4371.X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9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旺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062450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密封垫 上部腔体 过滤网 底壁 茶水 下部腔体 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 泡茶壶 出水 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 通孔位置 可控制 腔体 转动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的泡茶壶,包括上部腔体和下部部腔体,上部腔体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下部腔体包括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底壁上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下方设有与过滤网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第一密封垫,第一密封垫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底壁上方设有与第一密封垫位置相适应的第二密封垫,第二密封垫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适应的第二通孔,使用时,上部腔体放置在下部腔体上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贯穿孔以便液体流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茶水从过滤网流经贯穿孔流出,可随意控制茶水出水时间,提高茶水的口感。通过转动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形成的贯穿孔的大小,可控制茶水出水的流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茶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泡茶壶仅由壶体和壶盖构成,茶叶和开水同时浸泡,并且浸泡后不能自动分离茶叶和茶水,使一壶茶先后几次冲泡的茶水浓淡有较大差异,不仅不利于饮用品味,且使用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种由外杯和带有滤网的内杯构成的泡茶壶,这种结构的泡茶壶虽然能在浸泡后将茶叶与茶水自动分离,但也存在着弊端,也会存在茶叶长时间泡在是水中,不能控制出水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泡茶壶,能控制出水时间,提高茶水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泡茶壶,包括上部腔体和下部部腔体,所述上部腔体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下部腔体包括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底壁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有与过滤网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底壁上方设有与第一密封垫位置相适应的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适应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部腔体,所述底部腔体包括第三底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设有出液口,使用时,所述底部腔体放置在下部腔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腔体的用于支撑下部腔体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位置与第二密封垫的位置相适应,所述支撑柱的下部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腔体、下部腔体和底部腔体均为圆柱形,所述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的直径相同,所述底部腔体的直径大于下部腔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均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数量均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腔体、下部腔体和底部腔体均采用玻璃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均采用食品级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泡茶壶,使用时,将上部腔体放置在下部腔体上方,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接,旋转上部腔体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位置不同,形成密封,在上部腔体中放置茶叶后加入开水,茶叶泡制一定时间后,转动上部腔体,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适应形成贯穿孔,茶水从过滤网流经贯穿孔流出,可随意控制茶水出水时间,提高茶水的口感。通过转动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形成的贯穿孔的大小,可控制茶水出水的流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旺,未经张永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4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掉落、滑动壶盖的茶壶
- 下一篇:一种陶瓷茶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