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双向压铸的压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4397.4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红;陈姵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鼎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双向 压铸 压铸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够双向压铸的压铸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动力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一侧与圆柱光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光轨上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靠近动力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器,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与动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动模的另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动模槽和第二动模槽,且第二动模槽位于第一动模槽的后方,所述动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注射槽。该一种能够双向压铸的压铸机,通过动模一侧分别开设的第一动模槽和第二动模槽,配合定模一侧分别开设的第一定模槽和第二定模槽,能够在一次压铸动作中同时压铸出两个零件,达到压铸机可以双向压铸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双向压铸的压铸机。
背景技术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诸方面出发,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目前常见的压铸机,只能够进行单向压铸,不能够进行双向压铸,一次压铸动作只能够制作出一个零件,每次在压铸动作完成后,都需要取件、冷却才能够进行下一次压铸,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双向压铸的压铸机,具备双向压铸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双向压铸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双向压铸的压铸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动力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一侧与圆柱光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光轨上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靠近动力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器,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与动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动模的另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动模槽和第二动模槽,且第二动模槽位于第一动模槽的后方,所述动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注射槽,所述圆柱光轨的另一侧与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靠近动模的一侧与定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定模的另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定模槽和第二定模槽,且第二定模槽位于第一定模槽的后方,所述定模远离动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注射槽,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一注射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注射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投料口,所述第一注射管的内部套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第一注射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注射器的另一端与固定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靠近固定件的一侧与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与第二注射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注射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投料口,所述第二注射管的内部套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一侧与第二注射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注射器的另一端与固定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注射管远离第二注射器的一侧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软管的一端套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动模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了压铸机马达和增力机构等,且动力装置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射槽与第二动模槽相连通,且第一注射槽与软管相连通。
优选的,第二注射槽与第一定模槽相连通,且第二注射槽通过固定板内部设置的管路与第一注射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模槽的位置与第一定模槽的位置相对,且第二动模槽与第二定模槽的位置相对。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射器与第二注射器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且第一注射器与第二注射器大小相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双向压铸的压铸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鼎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鼎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4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