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5683.2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2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广希;陈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F16H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韩香花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例如使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自动变速器设置有用于控制变速机构的控制阀。该控制阀使用控制阀装置相对于变速机构供给/停止规定大小的液压,由此控制变速机构。
这样的控制阀装置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2014-234831号公报中。
该公报中所示的控制阀装置在设置有油路的阀主体内部设置圆柱状的滑阀孔部,将圆柱状的阀芯可移动地组装于滑阀孔部。阀芯被阀主体外部的螺线管按压而移动,开闭向滑阀孔部开口的油路的端口。
在这种控制阀装置中,为了防止存在于阀主体内部的异物到达阀芯而设置有过滤器。异物通常称作污染物,通过切削加工来在阀主体内部形成油路和端口部时产生。并且,还有时从自动变速器或排油管等与控制阀装置连接的其他装置进入油路内而到达滑阀孔部和阀芯。
以该公报为代表那样,在以往技术中,为了能够从阀主体的外部简单地进行过滤器的安装,这种过滤器通常设置在位于阀主体的外壁面的油路的开口部。但是,由于在阀主体的外壁面与阀芯所在的滑阀孔部之间存在一定长度的油路,因此若残留其油路内存在的污染物、尤其是在阀主体内部形成油路时产生的切削屑等污染物,则无法利用设置于阀主体的外壁面的过滤器阻止进入到阀芯部分。
这在阀主体由上部主体和下部主体构成时在两个主体之间夹入配置过滤器的情况下也相同,无法防止连接上部主体的滑阀孔部的油路部分中存在的污染物从过滤器进入到阀芯和滑阀孔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尽可能靠近滑阀孔部和阀芯的油路的端口部设置过滤器来防止来自油路的污染物进入到滑阀孔部和阀芯部分的控制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装置的特征是具有如下结构。
(1)控制阀主体,其具备下部主体和重叠在所述下部主体的上部的上部主体,在所述上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油路和与所述油路相连的圆柱状的滑阀孔部。
(2)圆柱状的阀芯,其以能够在其轴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滑阀孔部内。
(3)螺线管,其安装于所述控制阀主体,与所述阀芯接触,使所述阀芯移动。
(4)槽部,其沿着上部主体的构成所述滑阀孔部的壁面的周向设置。
(5)端口部,其在所述槽部内开口,并与所述油路相连。
(6)圆弧形状的带状的过滤器,其容纳于所述槽部内,封闭位于所述槽部内的所述端口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设成以下结构。
(1)所述过滤器由弹性材料构成,以朝向所述过滤器的圆弧形状的内周侧弹性变形的状态容纳于所述槽部内,在容纳于槽部内的状态下,圆弧形状超过180°,所述过滤器的圆弧形状的外周面侧利用基于弹性变形的回复力与所述槽部的底壁部接触。
(2)在所述槽部的壁部或底壁部具备凹处,所述过滤器具备朝向所述槽部的壁部或底壁部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嵌入在所述凹处内。
(3)在所述槽部的底壁部具备向所述滑阀孔部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挂在所述过滤器上。
(4)所述槽部的深度尺寸大于所述过滤器的厚度尺寸,所述过滤器的内周面的位置比所述滑阀孔部的内周面的位置靠径向外侧。
(5)所述过滤器的被圆弧形状的两端部夹着而开放的部分配置于所述滑阀孔部的内周面中的所述上部主体的上表面侧。
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阀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部分的横剖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过滤器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止转部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止转部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轴是指沿着滑阀孔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在简称为周向或者轴向的情况下,表示中心轴的周向或者中心轴的轴向。轴向一端侧表示图中左侧,轴向另一端侧表示图中右侧。上下表示以上部主体与下部主体的重叠方向为基准的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时的安装方向。
[1.第一实施方式]
[1-1.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5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