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明火缺氧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7184.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9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郑麒麟;郑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应县光华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72 | 分类号: | F23D14/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明火 缺氧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缺氧保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燃气设备的长明火缺氧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燃气作为重要的能源,正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家庭生活中。为了在燃气器具的使用中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世界各国的家用燃气器具上广泛采用了一种被称为 ODS的缺氧保护装置。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长明火缺氧保护装置都是采用以下原理:当燃气供给量和氧气供给量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程度时,火焰燃烧的温度也相对稳定,随着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气焰的温度也随之降低。缺氧保护装置都会设有一个临界含氧度,当氧气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即认为到了危险的程度,缺氧保护装置会启动,此时长明火熄灭热电偶就不能产生热电势,这时电磁阀通过弹簧复位切断气源,保证人生安全。目前的长明火缺氧保护装置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燃烧管内通入有待点燃气体,但是待点燃气体的进气量无法控制;且气体从燃烧管的出气口出来时,无法与空气充分混合,不能达到燃烧比例,导致点火针容易打不着火;且空气的含氧度达不到时,缺氧保护装置会错误报警,给人们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明火缺氧保护装置,能够自由调整待点燃气体的进气量,使得待点燃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点火针打火成功率,防止错误报警,将气源切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长明火缺氧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轴线相平行的燃烧管和点火针,点火针的点火电极和燃烧管的出气口相对应设置,燃烧管轴线与固定板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感应热电偶,所述燃烧管包括进气管体、混合管体和出气管体,所述混合管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进气管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出气管体的下端也设有外螺纹,所述混合管体的下端与进气管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混合管体的上端与出气管体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体的侧面一体设置有至少两个侧支管,侧支管内部与进气管体内部相连通,所述混合管体的侧面设有进空气管,进空气管内部与混合管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燃烧头。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待点燃气体从两个侧支管通入进气管体内部,待点燃气体沿着进气管体管程进入混合管体,将适量空气通入混合管体,使得待点燃气体与氧气的空燃比达到合适比例,混合后的待点燃气体再进入出气管体,最后进入燃烧头,点火电极打火将待点燃气体点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侧支管可以增加待点燃气体的进气量,防止进气不足;在混合管体内通入空气使得待点燃气体达到空燃比,避免含氧度不够,点火针不能打火,提高打火成功率;避免因为空气的含氧度不够,导致感应热电偶不能产生热电势,缺氧保护装置错误报警,将气源切断,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侧支管对称分布在进气管体的两侧。通过两个侧支管向进气管体内部通入更多的待点燃气体,可以控制进气量,保证进气量足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体的内部包括大径管程和小径管程,侧支管内部与大径管程相连通,小径管程与混合管体内部相连通。进气管体内的待点燃气体从大径管程进入小径管程,对气体有压缩作用,提高待点燃气体的流速,使得供气更加稳定,点燃的火焰温度也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头与出气管体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相固定。长时间工作后,燃烧头可能会发生损毁,当燃烧头损毁后,可以将旧的出气管体更换掉,用新的出气管体与混合管体螺纹连接,完成更换安装,从而继续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头的侧壁设有至少两道一上一下分布的环形出气通道,两出气通道周向错开180°设置。待点燃的气体可以从环形出气通道排出,燃烧头的上端开口和侧面均排出有待点燃气体,点火针更容易将气体点燃,互相错开的出气通道,进一步确保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防止点火针无法打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定位孔。通过固定片上的定位孔将缺氧保护装置固定,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燃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燃烧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应县光华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宝应县光华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7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处理机组箱体及其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火化炉尾气多级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