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协助口腔护理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7547.7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8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露;熊茂婧;李霞;李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盖 网筒 本实用新型 口腔护理 支撑装置 抽吸空间 呼吸系统 口腔清洁 伤口感染 网状结构 一体制造 前端口 吸痰管 圆弧形 敞口 撑开 抽吸 感染 预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协助口腔护理的支撑装置,包括网筒,所述网筒的后端敞口,网筒的前端口处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为网状结构,封盖为圆弧形,封盖与网筒一体制造。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撑开作用,为吸痰管提供抽吸空间;同时不影响对残渣的抽吸效果,有利于保持口腔清洁,预防伤口感染及呼吸系统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助口腔护理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器官,更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最佳环境。口腔科患者行外科术后常因禁食、口内有伤口、皮瓣或行栓丝固定等,口腔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洁作用,常需协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但由于患者张口受限,口内有伤口或皮瓣移植,采用吸痰管向外抽取时效果不佳,同时会吸引到口腔黏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协助口腔护理的支撑装置,具有一定的撑开作用,为吸痰管提供抽吸空间,增强口腔内的清洁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协助口腔护理的支撑装置,包括网筒,所述网筒的后端敞口,网筒的前端口处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封盖为圆弧形。
其中,所述封盖与网筒一体制造。
进一步的,所述网筒材质为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网筒长度为7cm-8cm,网筒内径为1cm-1.5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网筒的网眼的径长为1cm。
其中,所述封盖的网眼的径长为1cm。
使用时,将网筒的前端伸进口腔中,并置于牙龈与口腔黏膜之间,网筒的后端外露于口腔;将吸痰管的前端伸进网筒中,开始抽吸,口腔内的残渣经网眼进入到吸痰管内,然后被抽吸出口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撑开作用,为吸痰管提供抽吸空间;同时不影响对残渣的抽吸效果,有利于保持口腔清洁,预防伤口感染及呼吸系统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图4是吸痰管伸进本实用新型中时的示意图;
图中:1-网筒、2-网眼、3-吸痰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协助口腔护理的支撑装置,包括网筒1,所述网筒1的后端敞口,网筒1的前端口处设有封盖3,所述封盖3为网状结构。
封盖3为圆弧形,其中,所述封盖3与网筒1一体制造,网筒1材质为塑料。网筒1长度为7cm-8cm,网筒1内径为1cm-1.5cm。网筒1的网眼2的径长为1cm。封盖3的网眼2的径长为1cm。网眼2可为圆形或多边形,网眼2的形状不唯一。
使用时,将网筒1的前端伸进口腔中,并置于牙龈与口腔黏膜之间,撑开两者之间的空间,网筒1的后端外露于口腔;网筒1的内径大于吸痰管3的外径,如图4所示,将吸痰管3的前端伸进网筒1中,开始抽吸,口腔内的残渣经网眼2进入到吸痰管3内,然后被抽吸出口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75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