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机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7808.5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4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广忠;赵文飞;李英勇;张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莫燕华 |
地址: | 5456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绕组 电机机械模型 绕组有效边 定子铁芯 绕组端部 接线座 接线 电流磁场 教学模型 新型电机 控制器 插头 可弯折 透明的 演示 本实用新型 磁场变化 电路连接 封装材料 光电导体 光电演示 两端设置 绕组电流 透明材料 模型槽 有效边 机座 弯折 抽象 | ||
一种新型电机教学模型,包括电机机械模型、光电绕组和电流磁场演示控制器;该电流磁场演示控制器与电机机械模型进行电路连接,所述电机机械模型中的定子铁芯为透明的可弯折的定子铁芯模型,弯折后置于机座中;所述光电绕组嵌放在透明的可弯折的定子铁芯模型槽中;所述光电绕组为双向光电导体,由光电绕组有效边和绕组端部接线两部分组成,所述绕组有效边封装材料为透明材料,绕组有效边的两端设置有接线座,所述绕组端部接线为导线,其两端头装有与接线座相适应的插头,所述绕组有效边与绕组端部接线通过插头插入接线座中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抽象的绕组电流变化、绕组中磁场变化通过光电演示出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模具,特别是一种新型电机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机教学模型,大体上都只能够解决电机理论教学中对电机的基本结构、绕组绕法、电机运动状态等内容进行直观的展示,但是无法对抽象的绕组电流变化、绕组中磁场变化、绕组展开、绕组嵌绕与连接进行直观的展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新的办法,利用透明可弯折材料、光电元件制作的电机模型,既能够解决对电机基本结构、绕组绕法、电机运转原理有直观认识,也可以对抽象的绕组电流变化、绕组中磁场变化通过光电演示出来,还可以对绕组展开、绕组嵌绕与连接进行直观的展示,能够将旋转电机展开为直线电机进行演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机教学模型,包括电机机械模型,所述电机机械模型包括转子、转轴、轴承、前端盖、后端盖、圆筒形透明的机座和定子铁芯;所述转轴穿过转子,转子通过前端盖、后端盖和轴承支撑在定子铁芯中;所述定子铁芯嵌在机座中;所述新型电机教学模型还包括光电绕组和电流磁场演示控制器;所述电流磁场演示控制器与电机机械模型进行电路连接,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适合电机机械模型工作的变压变频的三相交流电供给电机机械模型的三相光电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为透明的可弯折的定子铁芯模型,弯折后置于机座中;所述光电绕组嵌放在透明的可弯折的定子铁芯模型槽中;所述光电绕组为双向光电导体,由光电绕组有效边和绕组端部接线两部分组成,所述绕组有效边封装材料为透明材料,绕组有效边的两端设置有接线座,所述绕组端部接线为导线,其两端头装有与接线座相适应的插头,所述绕组有效边与绕组端部接线通过插头插入接线座中进行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流磁场演示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直流模块、驱动模块、逆变模块、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与直流模块、驱动模块、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进行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为系统的控制核心,负责接收按键模块的按键信号并通过驱动模块中的驱动电路控制逆变模块里的逆变器按照相应的要求工作,同时对直流模块中的直流环节的电压电流状态进行监控;
所述直流模块还分别与220V的单相交流电源以及逆变模块进行电路连接,用于将单相220V交流电整流滤波变换为逆变模块逆变所需要的直流电源;
所述驱动模块还与逆变模块进行电路连接,用于实现控制电路与被驱动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栅极的电隔离,并提供合适的栅极驱动脉冲;
所述逆变模块还分别与直流模块和电机机械模型中光电绕组电路连接,所述逆变模块是由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构成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由单片机控制完成将直流电逆变为相应频率的三相交流电;
所述按键模块为输入设备,通过按键的输入控制电机机械模型中光电绕组的电流变化的频率;
所述显示模块采用低功耗的液晶显示屏,负责对电机机械模型电路的工作状态和工作频率进行显示。
其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端盖、后端盖、圆筒形透明的机座和转子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加工成型。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新型电机教学模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7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验证电磁定律的教学模型
- 下一篇:一种机械设计教学用的试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