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8246.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辉;徐晓栋;白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3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叶知行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熔断器式开关 熔断 指示灯 故障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三相熔断器 辅助触点 监测装置 出线端 进线端 电力电路 电源装置 负载设备 故障信号 空气开关 熔断器 并联 接线 进线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装置,熔断器式开关Q安装在电源装置A的进线侧,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断路器F和指示灯B,熔断器式开关Q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并联一个断路器F进线端和出线端,断路器F接线顺序与熔断器式开关Q相序相同,断路器F的一组辅助触点接指示灯B。该熔断器式开关Q为三相熔断器式开关,断路器F为相应断路器。该断路器F是带有辅助触点的空气开关。本实用新型的监测装置结构简单,当电力电路中三相熔断器式开关发生单相及以上熔断器熔断时,能发出故障信号,以防止对负载设备造成二次事故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熔断器是一种过电流保护电器。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和熔管两个部分外加填料等组成。在电力电路中,熔断器串联于被保护电路中,当被保护电路的电流超过规定值,并经过一定时间后,由熔体自身产生的热量熔断熔体,使电路断开,不让故障扩大并保护了电路和电气设备。熔断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中,作为短路和过电流保护,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之一。
熔断器式开关的特点是熔断器安装在开关内,三相熔断器式开关Q安装在三相电源的进线侧,起到对三相电源装置A及负载电机运行的保护。由于电源装置A内的半导体元器件耐冲击电流性能较差,通过合理的选择熔断器,可以起到保护三相电源装置A的作用,参见图1。
三相熔断器式开关中的一相熔断器熔断后,若没有进行检查或更换熔断器就再次送电试车,很有可能造成电源装置及电机缺相运行,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现有技术中,熔断器式开关内熔断器熔断后一般没有监测措施保护。为了减少熔断器烧坏后对设备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措施有:1)定期检查熔断器及负载情况。2)现场检查熔断器指示装置或用万用表测量阻值。一般遇到设备故障时,操作人员首先进行故障复位操作,再送电试车一次,若故障为熔断器式开关内单相熔断器熔断,将会造成设备的二次伤害,使故障扩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结构简单,当电力电路中三相熔断器式开关发生单相及以上熔断器熔断时,能发出故障信号,以防止对负载设备造成二次事故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装置,熔断器式开关Q安装在电源装置A的进线侧,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断路器F和指示灯B,熔断器式开关Q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并联一个断路器F进线端和出线端,断路器F接线顺序与熔断器式开关Q相序相同,断路器F的一组辅助触点接指示灯B。
所述熔断器式开关Q为三相熔断器式开关,断路器F为相应断路器。
所述断路器F是带有辅助触点的空气开关。
本实用新型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装置采用断路器并联于熔断器式开关进线端和出线端,当三相熔断器式开关一相及以上发生熔断故障时,在熔断器式开关两侧产生电势差,断路器动作,断路器辅助触点输出故障信号,进而发出熔断器熔断故障信号,从而能避免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对负载设备造成的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的用于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适用于三相熔断器式开关的电力电路中。当电力电路中三相熔断器式开关发生单相及以上熔断器熔断时,本实用新型的监测装置能发出故障信号,以防止对负载设备造成二次事故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熔断器式开关安装于电源装置进线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装置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熔断器式开关熔断故障监测装置实施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8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