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式油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8791.5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刘欣;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L5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式油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式油冷器,属于管式油冷器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采用散热机构对各系统进行散热,以确保各系统在所有工作状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506277.1的一种管式油冷器,所述外管套接于内管外壁,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形成0.5mm-5mm的间隙,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翘片,外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法兰台,所述翘片卷曲呈圆筒状并设置于外管与内管之间,翘片表面沿圆筒轴向分布有呈排状的连续凸起部,所述连续凸起部呈上下迂回形状,相邻的两排连续凸起部之间形成连续凹陷部,所述连续凹陷部亦呈上下迂回形状,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当在将冷油进行盛装时,容易溅出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油冷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当在将冷油进行盛装时,容易溅出造成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式油冷器,其结构包括进油孔、固定螺钉、开盖口、连接圆筒、角钢、固定安装孔、钢筋绳、排油阀、油冷管,所述油冷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圆筒焊接,所述连接圆筒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进油孔设有两个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进油孔分别与油冷管的上方垂直焊接,所述固定螺钉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的与连接圆筒螺纹连接,所述开盖口安装在连接圆筒的中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角钢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角钢分别设于油冷管下方的前后两端,所述固定安装孔为圆形结构且设于角钢上为一体结构,所述钢筋绳为U型结构且开口两端分别嵌套在油冷管上与角钢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排油阀与油冷管下方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排油阀包括螺纹牙、连接杆、连通管、开关钮、固定螺钉、排出管、排出口,所述螺纹牙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的设于连接杆上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杆与连通管垂直焊接,所述连通管的下方设有开关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螺钉贯穿开关钮与连通管螺纹连接,所述排出管与连通管右侧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排出口为圆形结构且设于排出管的前端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钉设有2个以上呈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开盖口设有2个且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角钢与钢筋绳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冷管与连接圆筒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可以将油注入设备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油冷管采用不锈钢制成,防腐蚀性强,不易生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式油冷器,通过其结构设有排油阀,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油在油冷管内部冷却后,然后再通过转动连通管下方的开关钮将冷油通过排出管中的排出口中排出进行盛装,使用方便且不会溅出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式油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式油冷器排油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油孔-1、固定螺钉-2、开盖口-3、连接圆筒-4、角钢-5、固定安装孔-6、钢筋绳-7、排油阀-8、油冷管-9、螺纹牙-801、连接杆-802、连通管-803、开关钮-804、固定螺钉-805、排出管-806、排出口-8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未经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8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机用轴承强制润滑结构
- 下一篇:一种行星轮销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