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收线的纺线收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9256.1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金晓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创新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0 | 分类号: | B65H54/40;B65H54/72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收线 收线器 承载板 固定块 支撑板 齿轮 线杆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电机 纺线 壳体 自动收线功能 底板顶部 壳体内腔 输出端套 固定板 连接杆 绕线杆 万向轮 旋转筒 旋转轴 展示柜 支撑杆 皮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自动收线的纺线收线器,包括控线杆,所述控线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线杆、固定块、承载板、万向轮、固定板、底板、壳体、支撑杆、皮带、连接杆、旋转筒、旋转轴、绕线杆、第一齿轮、支撑板、电机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收线器不具备自动收线功能的问题,该可自动收线的收线器,具备自动收线的优点,提高了展示柜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可自动收线的纺线收线器。
背景技术
纺线是中国传统耕织社会的主要生产项目,纺线时先是将棉花拿到弹匠那里将棉花弹成蓬松如火腿肠粗细长短的棉条,棉条放在纺线人的左手方,纺车上有一根叫梃子的钢丝,一端是尖的,朝着纺线人,纺线人先将棉条一头一边往外拉一边一个方向旋转搓,然后将头子缠绕在梃子上,顺钢丝直其尖,这样的准备工作完备后就开始纺线,左右手配合合理,右手摇车左手握棉条往外均匀的拉,节奏是短—短—长周而复始。
纺线在收纳的过程中需要收线器,现有的收线器在操作时需要使用者手动摇动摇杆,非常的消耗人力,且工作效率低,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降低了收线器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收线的纺线收线器,具备可自动收线的优点,解决了收线器不能自动收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自动收线的纺线收线器,包括控线杆,所述控线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活动连接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旋转筒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前侧贯穿至支撑杆的前侧并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皮带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旋转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绕线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皮带配合使用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右侧与壳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线杆、固定块、承载板、万向轮、固定板、底板、壳体、支撑杆、皮带、连接杆、旋转筒、旋转轴、绕线杆、第一齿轮、支撑板、电机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收线器不具备自动收线功能的问题,该可自动收线的收线器,具备自动收线的优点,提高了展示柜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绕线杆,方便使用者缠线,通过设置固定板,增加了万向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万向轮,方便收线器进行移动,通过设置通孔,方便皮带进行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控线杆、2固定块、3承载板、4万向轮、5固定板、6底板、7壳体、8支撑杆、9皮带、10连接杆、11旋转筒、12旋转轴、13绕线杆、14第一齿轮、15支撑板、16电机、17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创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创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9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排线盒
- 下一篇:一种绕线机用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