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三维雷达探测的辅助行驶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0609.X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7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李明;陆响明;白雪冰;包泓;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14 | 分类号: | F16M11/14;F16M11/38;F16M11/42;B62D63/06;G01S13/8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构 承重框架 连接机构 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 雷达探测 升降装置 铰接 三维 雷达 行驶 四边形框架 两端对称 丝杆螺母 装卸方便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三维雷达探测的辅助行驶升降装置,由拖车连接机构、转向机构、第一升降机构、承重框架、雷达连接机构以及第二升降机构构成。其中所述承重框架为下部设有车轮的四边形框架,框架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下方通过丝杆螺母连接所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拖车连接机构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承重框架相对应的另一侧两端对称铰接第二升降机构,所述雷达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承重框架相对应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装卸方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雷达探测辅助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助三维雷达探测的行驶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三维雷达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在美国国防部资助下,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率先开始研究的,在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三维雷达的研究集中在军事领域,90年代开始,三维雷达渐渐被应用在大气探测等科研领域,2005年以后,这一技术才逐渐地被应用在车辆控制、三维测绘、考古勘探、虚拟现实、城市规划等民用领域。三维雷达的工作原理以激光雷达为例,激光雷达是以激光为载波的雷达,通过对回波信号所携带的目标调制信息的解调来获取目标的特征参数,如距离、目标表面反射率等信息,以及通过激光雷达图像处理而获得的目标轮廓等其他特征信息。我国也是在2005年以后引进的这一民用雷达系统,用于考古勘探和城市规划,例如2009年兰州市引入瑞典MALA地球科学公司生产制造的MALAMIRA 三维探地雷达系统用于市政道路勘探养护,这在全国市政行业还是首例。由于国外技术的垄断,一套三维探地雷达系统售价高达300万人民币,所以在使用这套系统时需要配备专用的辅助装备,一般厂家都会配套销售辅助装备,但同样售价不菲,而且售后的保养及维修都是大问题,而目前国内,在三维雷达辅助装备这一块还是空白,因此对三维雷达辅助装备的开发,形成系统完整的选配、维修和保养链,既填补了国内自供的空白,又能控制供应商和买家的成本,对我国民用三维雷达的普及起到推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我国在三维雷达辅助装备领域自供的空白,提供一种用于辅助三维雷达探测的行驶升降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三维雷达探测的辅助行驶升降装置,由拖车连接机构、转向机构、第一升降机构、承重框架、雷达连接机构以及第二升降机构构成。其中所述承重框架为下部设有车轮的四边形框架,框架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下方通过丝杆螺母连接所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拖车连接机构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承重框架相对应的另一侧两端对称铰接第二升降机构,所述雷达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承重框架相对应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拖车连接机构,主要包括拖车球罩,第一连杆和Y形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拖车球罩,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Y形连接器,所述Y形连接器的开叉端与所述转向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柱体形外壳,车轮轴,第一内螺纹管和第一车轮,所述第一柱体形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所述车轮轴,所述车轮轴的两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车轮,所述第一柱体形外壳中部通过设有的孔和所述拖车连接机构的Y形连接器相铰接,所述第一柱体形外壳的上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由第二柱体形外壳,第一端盖,第一丝杠,第一轴承,第二端盖和第一手轮构成,所述第二柱体形外壳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二柱体外壳内部穿装所述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穿出第一端盖的下端连接所述转向机构的所述第一内螺纹管,所述第一丝杠上端的颈部套装有嵌入在所述第二柱体形外壳内部的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丝杠穿出第二端盖的上端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手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06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视观影投射幕墙
- 下一篇:一种测绘工程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