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快速泥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1332.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1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勇平;蔡峰;乔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思泰克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38;C02F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快速 泥水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快速泥水分离器,包括筒体和支撑腿,筒体上部为柱体,下部为锥体,锥体内壁之间区域为污泥浓缩区,锥体下部连接排泥管,支撑腿与筒体的下部连接,筒体内壁设置有斜管填料,斜管填料上方的筒体内壁上设有出水堰,筒体内部设有旋流筒,进水管一端穿过筒体与旋流筒连通,旋流筒内部下放固定有挡水板,出水堰上方的筒体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旋流筒、挡水板等的配合,在一个筒体中将混凝反应、重力沉淀、离心分离、浓缩等过程结合于一体,使得整体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反应效率高,污泥浓缩快,能耗低投资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分离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快速泥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量逐渐扩大,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
泥水分离是水和废水处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泥水分离流程包括混凝、沉淀、过滤等处理单元,当悬浮物浓度很高时混凝之前还要加预沉池;沉淀一般主要依赖于常规的重力沉降装置----沉淀池,即大量使用沉淀池浓缩污水,但停留时间较长(一般为2小时)、沉淀效率低,因此沉淀池一般占地很大,又由于回流污泥浓度低而需要较高的回流比,回流耗能较大;此外还须对分离的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因此流程长,构筑物庞大,处理成本高,不适用于小城镇、小型工业企业等场合。此外,许多地区也常常出现急需进行水的净化或对某些废水进行临时处理的情况,要求提供效率高,处理效果好,使用灵活性好的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快速泥水分离器,针对高悬浮物废水,提高泥水分离效率,减少处理流程,节约占地面积,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快速泥水分离器,包括筒体和支撑腿,筒体上部为柱体,下部为锥体,锥体内壁之间区域为污泥浓缩区,锥体下部连接排泥管,支撑腿与筒体的下部连接,筒体内壁设置有斜管填料,斜管填料上方的筒体内壁上设有出水堰,筒体内部设有旋流筒,进水管一端穿过筒体与旋流筒连通,旋流筒内部下放固定有挡水板,出水堰上方的筒体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沿旋流筒外壁切线方向与旋流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筒的中轴线与筒体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与旋流筒底部开口处之间留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旋流筒、挡水板等的配合,在一个筒体中将混凝反应、重力沉淀、离心分离、浓缩等过程结合于一体,使得整体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同时保证泥水分离效果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筒体,2、锥体,3、支撑腿,4、进水管,5、旋流筒,6、挡水板,7、斜管填料,8、出水堰,9、出水管,10、污泥浓缩区,11、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思泰克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思泰克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1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管理用安全警示路障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好的防水卷材铺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