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3008.4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洪高英;段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英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F21V33/00;F21V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葛钟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驱动机构 待安装位置 可移动式 本实用新型 底座 开口 电动汽车充电桩 基础设施投资 可伸缩装置 供电线路 固定不动 牵拉装置 箱体侧面 箱体顶部 箱体转动 可移动 遮雨罩 车位 电箱 盖门 滑轨 滑块 电网 驱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充电桩,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解决了充电桩固定不动,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该可移动式充电桩包括桩本体和驱动机构,桩本体安装在充电桩待安装位置,桩本体与充电桩待安装位置之间通过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桩本体相对于充电桩待安装位置进行移动,驱动机构包括滑块、滑轨和牵拉装置;桩本体包括箱体和底座,箱体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箱体顶部设置有遮雨罩;箱体侧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盖门;桩本体与电网电箱连接的供电线路上设置有可伸缩装置。本实用新型桩本体可移动,可供多个车位共用,大大减少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并且提高充电桩利用率和灵活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冉冉升起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设备,充电桩主要分为立式充电桩和壁挂充电桩;立式充电桩无需靠墙,适用于户外停车位或小区停车位;而壁挂式充电桩必须依靠墙体固定,适用于室内和地下停车位。不管是立式还是壁挂式充电桩,均是固定在车位上,一旦该车位被其他物品或者燃油车占用,则该充电桩则无法使用造成浪费;充电桩需要与国家电网连接,小区内或者建筑物的电容有限,造成无法每个车位均安装充电桩,如果能将充电桩设置成可移动式,使相邻车位公用一个充电桩,既节约了投入成本,又可大大提高充电桩的利用效率和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桩位置固定,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充电桩,包括桩本体和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桩本体安装在充电桩待安装位置,所述桩本体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所述桩本体与充电桩待安装位置之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桩本体相对于充电桩待安装位置进行移动。
通过驱动机构控制桩本体的移动,在相邻几个车位上可仅设置一个充电桩,需要充电时仅需通过移动桩本体到所需充电车位即可,可大大节约充电基础设置的投入成本,也能够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和使用灵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块、滑轨和牵拉装置,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桩本体上,所述滑轨设置在充电桩待安装位置,所述牵拉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牵引绳、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滑轨的两端,所述牵引绳两端分别盘绕在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上,所述桩本体与所述牵引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为正反转电机。工作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为同向旋转。
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当需要移动桩本体时,启动两个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带动两个转轮旋转,形成对桩本体的一侧牵拉,从而使桩本体沿滑轨向一侧移动;当需要反向移动时,控制两个驱动电机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形成另一侧牵拉,使桩本体沿滑轨向另一侧移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英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英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3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