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肢体锻炼助力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3313.3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8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绳 定位带 鞋身 肢体锻炼 紧固 助力鞋 扣孔 本实用新型 辅助作用 间隔设置 一体设置 依次相连 定位扣 穿设 拉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锻炼助力鞋,包括鞋子、一体设置于所述鞋子的鞋身两侧面的定位带、两端分别与所述鞋子的鞋身两侧面的定位带相连接的拉绳、以及穿设于所述拉绳的拉环;所述拉绳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及第三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末端与鞋身一侧的定位带紧固,所述第三拉绳的末端与鞋身另一侧的定位带紧固,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三拉绳的另一端分别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扣孔,所述扣孔与紧固于第二拉绳两端的定位扣相扣合。以此结构设计,能够对患者的肢体锻炼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且操作方便,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肢体锻炼助力鞋。
背景技术
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患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时常会在康复师、护士或家属的搀扶下下床活动,但在活动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下肢站立、上抬、迈步无力的情况,而使患者停止主动功能锻炼,另外患者肢体无力也会增加患者意外跌倒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起到较好辅助作用的肢体锻炼助力鞋。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肢体锻炼助力鞋,包括鞋子、一体设置于所述鞋子的鞋身两侧面的定位带、两端分别与所述鞋子的鞋身两侧面的定位带相连接的拉绳、以及穿设于所述拉绳的拉环;所述拉绳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及第三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末端与鞋身一侧的定位带紧固,所述第三拉绳的末端与鞋身另一侧的定位带紧固,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三拉绳的另一端分别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扣孔,所述扣孔与紧固于第二拉绳两端的定位扣相扣合。
其中,所述定位带包括紧固于鞋身左侧的第一定位带和第二定位带,以及紧固于鞋身右侧的第三定位带和第四定位带。
其中,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三拉绳均设置为人字型拉绳。
其中,所述定位带设置为单层织带,且所述定位带的宽度大于5cm。
其中,所述拉环设置为无缝环形织带,且所述拉环的内径大于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鞋子、一体设置于所述鞋子的鞋身两侧面的定位带、两端分别与所述鞋子的鞋身两侧面的定位带相连接的拉绳、以及穿设于所述拉绳的拉环;所述拉绳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及第三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末端与鞋身一侧的定位带紧固,所述第三拉绳的末端与鞋身另一侧的定位带紧固,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三拉绳的另一端分别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扣孔,所述扣孔与紧固于第二拉绳两端的定位扣相扣合。以此结构设计,能够对患者的肢体锻炼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且操作方便,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肢体锻炼助力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肢体锻炼助力鞋,包括鞋子1、一体设置于所述鞋子1的鞋身两侧面的定位带2、两端分别与所述鞋子1的鞋身两侧面的定位带2相连接的拉绳3、以及穿设于所述拉绳3的拉环4;所述拉绳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及第三拉绳33,所述第一拉绳31的末端与鞋身一侧的定位带2紧固,所述第三拉绳33的末端与鞋身另一侧的定位带2紧固,所述第一拉绳31和第三拉绳33的另一端分别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扣孔,所述扣孔与紧固于第二拉绳32两端的定位扣321相扣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3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