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婴幼儿童洗头用防水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3765.1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荣;刘小林;袁应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马太设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44/12 | 分类号: | A45D44/12;A45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婴幼儿 洗头 防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婴幼儿童洗头用防水帽,属于防水帽领域。
背景技术
洗头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卫生洗理需要,然而由于在洗头过程中会发生出现一些洗 涤液或是洗涤剂往下流至面部位置,特别是针对于婴幼儿、儿童或老年人这类特殊人群则 由于他们本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者是他们自身特殊性因素问题,结果是不能很好的及 时配合大人对他们的洗头护理动作而及时闭合眼睛,从而导致洗头液或是洗涤剂渗入到眼 睛中去,而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是大人们选择将婴幼儿、儿童或老年人仰 面朝上的洗头方式,然而由于家庭中通常没有专门可使用他们仰面朝上躺着的舒适辅助洗 头器具,这会使得他们在洗头时出现不舒适状态,从而导致他们出现而哭闹不愿意配合大 人给他们的洗头护理操作。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404560.8的一种防水帽,包括弹性可调节连接条、连接条带扣、帽圈开口连接扣、一对护耳罩体、帽圈及挡水罩;帽圈为后端开口的开口环结构,弹性可调节连接条设置在帽圈的一个开口端上,帽圈开口连接扣设置在帽圈的另一个开口端上;连接条带扣设置在弹性可调节连接条上,连接条带扣与帽圈开口连接扣固定连接,连接条带扣的另一端扣入在帽圈开口连接扣内,使连接条带扣与帽圈开口连接扣活动连接,形成可调节帽圈结构;一对护耳罩体分别对称设置在帽圈上,位于帽圈的两侧后部,一对护耳罩体罩盖在耳朵上;挡水罩连接在帽圈的前部。本实用新型用于婴幼儿、儿童或老年人在洗涤头发时,戴在头上遮盖耳朵和脸面,以免洗发液、洗涤剂侵入耳朵眼睛。但现有技术未安装调节卡扣结构,使用时调节帽子大小较为不便,浪费更多时间,降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婴幼儿童洗头用防水帽,以解决现有技术未安装调节卡扣结构,使用时调节帽子大小较为不便,浪费更多时间,降低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的婴幼儿童洗头用防水帽,其结构包括调节卡扣结构、软套、左水槽、左直板、前板、前板座、右水槽、右直板、右板架底座、第一护额条,所述软套外壁与第一护额条内壁相黏合,所述左水槽侧端与左直板侧端相连接,所述左直板右后端与第一护额条左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板底部与前板座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前板后端与第一护额条前端相连接,所述右直板底部与右板架底座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护额条有前端设有右水槽,所述第一护额条后端与调节卡扣结构相连接;所述调节卡扣结构由第一后挡板、凸起卡扣、第一后挡板底座、凹槽卡扣、第二挡板底座、第二挡板、第二护额条、第三护额条组成,所述第一后挡板底部与第一后挡板底座顶部相黏合,所述第三护额条前端与第二护额条后端相贴合,所述凸起卡扣内壁与第三护额条内壁采用卡槽配合连接,所述凹槽卡扣与第二护额条为间隙配合,所述凹槽卡扣后端与凸起卡扣前端采用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底座顶部与第二挡板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挡板后端与第二护额条前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水槽右后端与第一护额条左前端相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护额条左端与第一护额条右后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护额条右端与第一护额条左后端相黏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后挡板左端与右直板右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软套以橡胶为原材料,弹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卡扣以塑料为原材料,不会锈蚀,经久耐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婴幼儿童洗头用防水帽,结构上设有调节卡扣结构,配合第一护额条使用,可以根据婴儿头部大小快速调节帽子大小,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婴幼儿童洗头用防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调节卡扣结构-1、软套-2、左水槽-3、左直板-4、前板-5、前板座-6、右水槽-7、右直板-8、右板架底座-9、第一护额条-10、第一后挡板-101、凸起卡扣-102、第一后挡板底座-103、凹槽卡扣-104、第二挡板底座-105、第二挡板-106、第二护额条-107、第三护额条-10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马太设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市马太设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3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特征吸收谱线测量F‑P腔自由光谱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