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废脱硫系统用的反应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4589.3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2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喻阳;张新念;张迪辉;吴江鸿;李坚;谭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2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塔 脱硫系统 本实用新型 气液分离器 烟气出口 烟气入口 导流板 分液 吸收液出口 吸收液入口 加速分子 吸收反应 倒锥形 吸收液 烟道管 二氧化硫 塔身 通孔 雾滴 液膜 离子 连通 尾气 扩散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废脱硫系统用的反应塔,包括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两个反应塔的塔身内都设有若干分液导流板,所述分液导流板上设有通孔,且两个反应塔的顶部设有烟气入口和吸收液入口,底部设有呈倒锥形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烟气出口和吸收液出口,其中,一级反应塔的烟气出口通过烟道管与二级反应塔的烟气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塔作为脱硫系统的核心吸收反应结构,吸收液形成的液膜和雾滴在两个反应塔中不断地改变流速和流向,液体间、液体与固体间发生强烈的相对运动,加速分子、离子的扩散,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对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了充分的反应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塔,特别涉及三废脱硫系统用的反应塔。
背景技术
脱硫系统利用15%浓度的石灰乳通过两个串联的反应吸收塔,吸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塔是脱硫系统的核心结构。现有的反应塔中石灰水与废气的反应效果不理想同时,且反应塔塔身内部容易产生结垢现象,导致塔身内壁空间逐渐变小,运行不通畅,经常需要清理塔身内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三废脱硫系统用的反应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三废脱硫系统用的反应塔,包括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两个反应塔的塔身内都设有若干分液导流板,所述分液导流板上设有通孔,且两个反应塔的顶部设有烟气入口和吸收液入口,底部设有呈倒锥形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烟气出口和吸收液出口,其中,一级反应塔的烟气出口通过烟道管与二级反应塔的烟气入口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一级反应塔、二级反应塔以及分液导流板上与气体和液体接触的面都设置有玻璃钢防腐层。
作为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采用不锈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塔作为脱硫系统的核心吸收反应结构,吸收液形成的液膜和雾滴在两个反应塔中不断地改变流速和流向,液体间、液体与固体间发生强烈的相对运动,加速分子、离子的扩散,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对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了充分的反应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三废脱硫系统用的反应塔,包括一级反应塔1和二级反应塔2,两个反应塔的塔身内都设有若干分液导流板3,分液导流板3上设有通孔,且两个反应塔的顶部设有烟气入口4和吸收液入口5,底部设有呈倒锥形的气液分离器6,气液分离器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烟气出口7和吸收液出口8,其中,一级反应塔1的烟气出口7通过烟道管9与二级反应塔2的烟气入口4连通。
本实施例中,一级反应塔1、二级反应塔2以及分液导流板3上与气体和液体接触的面都设置有玻璃钢防腐层,而气液分离器6采用不锈钢结构。
通过现场应用数据采集,本实施例的反应塔的二氧化硫吸收效果达99%以上,充分达到标准要求。
作用原理:吸收液在反应器内分液导流板的作用下,被分散成多层液膜,同向流动的烟气在一次次通过液膜时,将液膜拉薄,并雾化成一定粒度的小雾滴,强化气、液间的传质。吸收液形成的液膜和雾滴不断地改变流速和流向,液体间、液体与固体间发生强烈的相对运动,加速分子、离子的扩散,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吸收液在一级反应塔的塔底通过气液分离器将液体与废气分离,废气通过外循环的烟道管从二级反应塔的塔顶进入再次反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4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V光解废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臭氧耦合UV光解工艺有机废气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