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静电纺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6237.1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柔羲;程建华;鲍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静电 纺丝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静电纺丝设备,包括喷枪、静电高压发生装置、贮液装置、用于存放静电高压发生装置和贮液装置的存放盒以及用于收集静电纺丝的接收装置;所述喷枪包括喷头、金属垫片以及枪体,所述喷头上设置有喷丝孔;所述枪体包括连接口、用于连通所述连接口和所述喷头的喷丝孔的输送管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管道连通或者关闭的控制开关;所述静电高压发生装置包括静电高压发生器;所述贮液装置包括贮藏箱、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口与贮藏箱的连接管以及将贮藏箱的纺丝液输送到所述枪体的输送泵;所述手持式静电纺丝设备更方便操作人员手持操作。并且该手持式静电纺丝设备可以储存更多的纺丝液,避免重复装液,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米材料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设备。
背景技术
纳米纤维是指纤维直径介于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范围内的超细纤维,与纤维直径在微米以上的常规纤维相比较,纳米纤维的特性显著。纳米纤维可以获得超高比表面积,孔径结构优异,并且它的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也十分显著,在光、热、磁、电等方面有许多新奇特性,因此纳米纤维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纳米纤维可用于药物控释、创伤修复、组织工程和酶固定等;在过滤以及个体防护领域,纳米纤维可用于工业粉尘、室内空气过滤、饮用水及污水处理、防护服和口罩等;在传感器领域,纳米纤维可用于振频传感器、电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在自清洁与催化载体领域,纳米纤维可用于自清洁材料和催化载体材料;纳米纤维还可用于发光材料和磁性材料等领域。纳米纤维的潜在应用价值,为其制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静电纺丝由于所选用的原材料广泛而成为一种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优良方法,然而目前的静电纺丝设备大多体积庞大,占用空间较大,质量较重,不便于携带。并且操作不灵活,偏向于机械化。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便携式静电纺丝设备。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776583B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工作时,先用手握住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将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置于距离设置的收集极5-10厘米处,可任意方向指向收集极,收集极为金属箔或人体皮肤等非绝缘性物质;将纺丝溶液注入注射器的内腔中,用拇指按住顶部的压接开关,拇指的压力推动针管内纺丝溶液缓缓流出,同时接通压接开关,高压直流逆变器产生的高电压传递到不锈钢针头上,使不锈钢针头尖处带上3-5千伏的高压,并从针头处喷出纳米纤维沉积于收集极上;待纺丝完毕后,将手松开,压力消失,压接开关断开,纺丝溶液停止流出,纺丝结束。所述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体积小,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纺丝电压稳定,便于携带移动,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纺丝操作。
然而上述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有以下不足:
1、上述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利用医用注射器为制备容器,通过按压医用注射器的推杆将医用注射器内的纺丝液从针头中射出,形成静电纺丝。在上述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手动按压注射器的推杆,这会导致纺丝液的流量大小无法控制,影响静电纺丝的质量。此外,所述注射器也不方便操作人员手持操作。
2、注射器的纺丝液用完之后,操作人员需要拆下来重新将纺丝液从注射器的注射口中注入到注射器内,只有当注射器内有纺丝液时,所述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才可以继续工作。由于注射器的体积有限,无法储存大量的纺丝液,所以需要频繁注入纺丝液,这都会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手持式静电纺丝设备,该手持式静电纺丝设备更方便操作人员手持操作,并且,该手持式静电纺丝设备可以储存更多的纺丝液,避免重复装液,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式静电纺丝设备,包括喷枪、静电高压发生装置、贮液装置、用于存放静电高压发生装置和贮液装置的存放盒以及用于收集静电纺丝的接收装置;所述静电高压发生装置与贮液装置安装在存放盒内;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6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红外感应的OPGW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碎膜外置型塑料制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