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切用单、双刃活动式下刀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7834.6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9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邓承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永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0 | 分类号: | B26D1/00;B26D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切用单 双刃 活动 刀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切用单、双刃活动式下刀片。
背景技术
分切加工是制造业中一个常用工序,目的是将宽幅材料切割成需要的窄幅材料。分切方式按照使用刀片的不同,分为方刀分切和圆刀分切。方刀分切使用方形刀片,将运行中的材料纵向切开,通常只适用于比较柔软且薄的材料。圆刀分切采用上刀和下刀两个圆形刀片,两者的刀刃平行接触。工作时,上、下刀一起旋转,对运行中的材料施加剪切和挤压作用,完成分切。圆刀分切能够加工更为坚硬的材料,其广泛应用于纸制品加工、薄膜、电线电缆、橡胶、铝箔、纺织、复合包装材料、印刷等行业。
而电子材料切割用的分切刀,对下刀片的精度要求更高,传统的下刀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使用次数、使用寿命短,长时间切割后刀片容易损伤刀轴,刀片内环和刀片外环再使用过程中存在同心度不足的问题;另外,刃口端面跳动大,导致分切过程中材料出现S型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切用单、双刃活动式下刀片,设置多个顶丝固定下刀片,避免出现个别顶丝滑丝导致刀片无法正常使用,灵活调节,使用方便;在弹片槽中安装弹片,有效保护刀轴不受损伤,大大提高刀片的精度,确保直角切割,防止出现S形切割,精度高,不偏移;双刃口的设计能有效增加刀片的使用次数,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分切用单、双刃活动式下刀片,包括刀片外环、刀片内环、刃口和顶丝,所述刀片外环的外侧设置一个或两个所述刃口,且刃角α为80°-90°,所述顶丝贯穿的开设于所述刀片外环和所述刀片内环中,所述顶丝数量为1-4个,沿所述刀片内环的内侧还开设有环形弹片槽,所述弹片槽中安装有弯曲的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顶丝数量为2个,将顶丝固定在螺孔中,起到固定下刀片的作用,还能防止顶丝出现滑丝导致刀片无法正常使用,灵活调节,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刀片外环的外侧设置一个所述刃口,为单刃结构,刃角α为8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刀片外环的外侧设置两个所述刃口,为双刃结构,刃角为85°,双刃口的设计能有效增加刀片的使用次数,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弹片槽与所述弹片相适配,尺寸均可调,弹片起到保护刀轴不受顶丝损坏,增加刀片的同心度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个顶丝固定下刀片,避免出现滑丝导致刀片无法正常使用,灵活调节,使用方便;在弹片槽中安装弹片,有效保护刀轴不会损伤,大大提高刀片的精度,确保直角切割,防止出现S形切割,精度高,不偏移;双刃口的设计能有效增加刀片的使用次数,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机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左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二中的弹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刀片外环;2、刀片内环;3、刃口;4、弹片槽;5、顶丝;6、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清楚的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分切用单、双刃活动式下刀片,包括刀片外环1、刀片内环2、刃口3和顶丝5,所述刀片外环1的外侧设置一个所述刃口3,且刃角α为80°-90°,所述顶丝5贯穿的开设于所述刀片外环1和所述刀片内环2中,所述顶丝5数量为1-4个,沿所述刀片内环2的内侧还开设有环形弹片槽4,所述弹片槽4中安装有弯曲的弹片6。
特别的,所述顶丝5数量为2个,将顶丝5固定在螺孔中,起到固定下刀片的作用,还能防止顶丝5出现滑丝导致刀片无法正常使用,灵活调节,使用方便。
特别的,所述刀片外环1的外侧设置一个所述刃口3,为单刃结构,刃角α为85°。
特别的,所述弹片槽4与所述弹片6相适配,尺寸均可调,如图7所示,弹片6起到保护刀轴不受顶丝5损坏,增加刀片的同心度和精度。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永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永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78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