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腹腔镜下食管分离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7875.5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钱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有辉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天星;彭成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臂 钳头 活动条 环臂 枢接 活动槽 本实用新型 食管分离钳 腹腔镜 转动 腹腔镜器械 轴向方向 食管 撑开 伸入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腹腔镜下食管分离钳,包括钳臂、第一环臂、活动条和第一钳头;钳臂前端设有第二钳头,钳臂后端设有第二环臂;第一钳头与钳臂前端枢接在一起,第一环臂与钳臂后端枢接在一起,钳臂沿轴向方向设有活动槽,活动条设在活动槽内,并且,活动条前端与第一钳头枢接在一起,活动条后端与第一环臂枢接在一起,外力使得第一环臂绕着钳臂后端进行转动时,促使第一环臂带动活动条在活动槽内往复移动,使得活动条带动第一钳头绕着钳臂前端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互靠近或相互分离。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的腹腔镜器械无法很好地伸入至切口内并撑开形成暴露空间,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食管分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腹腔镜下食管分离钳。
背景技术
目前,食管癌根治术是已经得到公认的治疗食管癌有效方法,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及成熟,有研究表明,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腹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可以得到相等的获益。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颈、胸、腹三切口腔镜手术仍存在以下缺点:颈、胸、腹三部位均有切口,患者术后疼痛仍明显,咳嗽无力等情况未明显改善,在手术时,现有的腹腔镜器械无法很好地伸入至切口内并撑开形成暴露空间,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食管分离,导致术后并发症,而且康复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腹腔镜下食管分离钳,其能够解决现有的腹腔镜器械无法很好地伸入至切口内并撑开形成暴露空间,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食管分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腹腔镜下食管分离钳,包括钳臂、第一环臂、活动条和第一钳头;
钳臂前端设有第二钳头,钳臂后端设有第二环臂;
第一钳头与钳臂前端枢接在一起,使得第一钳头绕着钳臂前端进行转动,第一环臂与钳臂后端枢接在一起,使得第一环臂绕着钳臂后端进行转动;
钳臂沿轴向方向设有活动槽,活动条设在活动槽内,并且,活动条前端与第一钳头枢接在一起,使得活动条前端绕着第一钳头进行转动,活动条后端与第一环臂枢接在一起,使得活动条后端绕着第一环臂进行转动;
外力使得第一环臂绕着钳臂后端进行转动时,促使第一环臂带动活动条在活动槽内往复移动,使得活动条带动第一钳头绕着钳臂前端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互靠近或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第一钳头绕着钳臂前端进行转动的轴线与活动条前端绕着第一钳头进行转动的轴线相互平行;
第一环臂绕着钳臂后端进行转动的轴线与活动条后端绕着第一环臂进行转动的轴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均呈片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钳头上均匀设有第一长圆孔,第二钳头上均匀设有第二长圆孔。
进一步地,第一长圆孔和第二长圆孔的数量均为四个。
进一步地,钳臂呈Z形弯曲状。
进一步地,第一环臂上设有第一锁止横条,第二环臂上设有与第一锁止横条配合的第二锁止横条,第二锁止横条扣合在第一锁止横条上。
进一步地,第一锁止横条上设有第一卡齿,第二锁止横条上设有第二卡齿,第二卡齿和第一卡齿相互扣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有辉,未经钱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7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