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扭矩揉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9255.5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朱仁胜;曾凡阳;刘帅;刘晓辉;孟敬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22 | 分类号: | G01N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矩 揉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扭矩揉搓设备。
背景技术
柔韧性薄膜、复合膜、涂层膜或其他特殊材料等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存在揉搓、折压损伤等行为。这会严重影响其强度、阻隔性等性能,例如铝塑复合膜经揉搓后的,铝层可能出现折断、针孔,为氧气进入包装内提供通道,影响产品保质期,并有可能导致内容物从破裂处渗漏,进而出现破袋问题。
作为当今零售品的主要包装方式,软包装物在包装完成之后到消费者使用之前需要经过或长或短的运输、贮存、销售阶段,而且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可能遭遇揉搓、折压等外力作用,从而对材料的物理性能产生影响。然而目前进行的各种软包材性能检测多是针对未进行包装之前的材料,而对于那些已经完成包装、正在出售中、或者即将使用的包装物,除仅有的密封试验、老化试验以及一些理化检测外,对于包装材料的性能检测几乎完全没有,因此在流通过程中包装物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其抗揉搓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无法确定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过去难以模拟材料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遭遇的揉搓、折压等作用有关,若采用实际包装物随机抽样进行检测的方式则测试数据也同样具有随机性。然而随着包装要求的提升,材料抗揉搓性能已经成为包装选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该项性能指标进行标准检测的需求越来越髙。
抗揉搓性能是指材料经受曲折以及受压变形的作用,在外力撤销后保持自身性能耳稳定性的能力,通常,揉搓过程会对软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产生影响。材料的揉搓性能与耐压强度、耐曲折强度、耐穿刺性等性能存在一定的关联。这种关联性在过去曾被用作评定材料抗揉搓性能的一种手段,可是这只是一种估计,误差相当大。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设备对揉搓损伤过程进行模拟,之后可以对其强度、阻隔性能进行测试,进而了解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大扭矩揉搓设备,能够对材料的损伤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其强度、阻隔性能进行测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扭矩揉搓设备,包括电机支架以及分别分布在电机支架上下端的第一转盘轴和第二转盘轴,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与升降轴相连,升降轴与中间连接板固定连接,中间连接板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布有四个第一转盘轴,第一转盘轴底部垂直固定有上转盘;
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减速器依次连接四个第二转盘轴,第二转盘轴顶部垂直固定有下转盘;
所述四个第二转盘轴分别与四个第一转盘轴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一转盘轴和第二转盘轴同轴线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与升降轴之间以及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转盘轴之间均通过带传动进行连接,使得动力传递效果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四个上转盘沿同一水平方向分布,四个下转盘沿同一水平方向分布,使得揉搓效果更加方便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还包括与下转盘沿同一水平方向分布的若干支撑轮,若干支撑轮上方与传送带接触连接,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与伺服控制器相连,可以随意改变旋转扭矩、旋转角度、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转盘、下转盘表面均覆有防滑层,使得揉搓效果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前侧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与下转盘之间安装有倒U型支撑板,倒U型支撑板底部与工作台固定相连,倒U型支撑板顶部与下转盘接触相连,第二转盘轴底部依次穿过倒U型支撑板、工作台与传动轮相连,第二转盘轴与倒U型支撑板之间为滑动配合;
相邻第二转盘轴之间竖直安装有顶杆,顶杆顶部穿过工作台与倒U型支撑板接触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后侧中间水平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一伺服电机的定位板,安装架前侧两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条,连接条表面竖直固定有导向滑条,导向滑条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与中间连接板固定相连;升降轴顶部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与中间连接板中间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矩形框以及垂直焊接在第一矩形框底部的第二矩形框,第一矩形框中间设有用于固定定位板的横梁,第一矩形框后侧两端垂直设有加强板,加强板底部与第二矩形框焊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板上下方分别固定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未经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9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量程的抗折试验机
- 下一篇:线束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