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1316.1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修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修鲁 |
主分类号: | H01H33/662 | 分类号: | H01H33/6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开发区舜华路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高压 真空 断路器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断路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器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可分为:油断路器(多油断路器、少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SF6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高压断路器在高压电路中起控制作用,是高压电路中的重要电器元件之一,断路器用于在正常运行时接通或断开电路,故障情况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下迅速断开电路,特殊情况(如自动重合到故障线路上时)下可靠地接通短路电流,高压断路器是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接通或断开高压电路的专用电器,在高压断路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壳体结构进行包裹使用。
目前市场上的断路器壳体结构形式较为单一,且多为单层绝缘式结构,使得断路器的绝缘效果不好,同时没有设置有防水层,使得壳体的防水效果不好,在断路器安装时没有设置单独的固定结构,使得断路器在户外的安装较为不便,同时没有设置转向结构,在断路器的户外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将接头便捷的调整到合适角度和高度,因此并不实用,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断路器壳体来改善断路器的使用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壳体结构,以解上述背景中提到的绝缘效果不好、防水效果较差、不能够保持断路器的旋转角度,使得接头倾角无法确定,不能够调节断路器的竖直高度,断路器的安装较为不便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壳体结构,包括接头、保护外壳、外框架、紧定箍、支架、底盘和固定器,所述接头的下侧安装有衔接板,且衔接板的底端固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下侧装设有密封圈,所述保护外壳的外侧镶嵌有透明玻璃,所述外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线路连接板,所述紧定箍的两侧端口处活动连接有密封盖和保护外壳,所述支架的内侧镶嵌有竖向卡槽,且支架通过竖向卡槽与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右侧装设有定位板,且转动轴通过定位板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固接有保护外壳,所述底盘的两侧端口处镶嵌有支架,且底盘通过支架与保护外壳相连接,所述固定器的顶端设置有底盘。
优选的,所述接头上设有耐腐保护层,且该耐腐保护层无缝包裹在接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由防水密封圈、绝缘层和铝合金基层,防水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层,且绝缘层的中间部位镶嵌有铝合金基层。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锁棒,且转动轴的转动最大角度为°。
优选的,所述竖向卡槽上设有槽口,且该槽口内径与转动轴的左侧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器包括垫板、连接棒、转动轴承、固定卡扣和锁环,垫板的下侧设置有连接棒,且连接棒的底端装设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中间部位镶嵌有固定卡扣,锁环的上侧设置有转动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通过设置有转动轴和竖向卡槽,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保护外壳的倾角和上下高度,从而保持接头部位为竖直方向,以便于断路器的连接使用,且设置有固定器能够根据需要将断路器壳体安装在户外不同位置进行使用,使得装置的安装与拆卸工作更加便捷,同时带有双层绝缘层和防水密封圈的保护外壳,能够有效对断路器内部进行绝缘处理,以避免电流的外泄造成使用安全隐患,且防水密封圈能够防止外界对保护外壳内部造成的侵蚀,耐用度较高,且结构相对简单,制作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头,2、衔接板,3、密封盖,4、密封圈,5、保护外壳,501、防水密封圈,502、绝缘层,503、铝合金基层,6、透明玻璃,7、外框架,8、线路连接板,9、紧定箍,10、支架,11、竖向卡槽,12、转动轴,13、定位板,14、连接板,15、底盘,16、固定器,161、垫板,162、连接棒,163、转动轴承,164、固定卡扣,165、锁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修鲁,未经张修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1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