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暗冒口及具有该暗冒口的浇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3137.1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4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凌四林;马宇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圣泉倍进陶瓷过滤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刘守宪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暗冒口 冒口本体 铸件 斜度 本实用新型 浇注系统 锥形结构 铸造技术领域 缩孔缩松 斜度一致 铸型型腔 顶盖 贴合性 补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暗冒口及具有该暗冒口的浇注系统,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所述暗冒口包括冒口本体和位于所述冒口本体上方的顶盖,所述冒口本体的外表面采用纵向上大下小的第一锥形结构,所述第一锥形结构的斜度为0~10°,不包含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暗冒口的斜度与特定铸型型腔的斜度一致,贴合性好,能够减少暗冒口钻铁的机会,对铸件具有良好的补缩作用,避免铸件内部出现缩孔缩松,提高铸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暗冒口及具有该暗冒口的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冒口是为避免铸件出现缩孔和缩松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在铸型中,冒口的型腔是存贮液态金属的空腔,在铸件形成时补给金属,有防止缩孔、缩松、排气和集渣的作用,而冒口的主要作用是补缩。冒口根据顶部是否覆盖分为明冒口和暗冒口,明冒口一般设置在铸件顶部,顶部为开口结构,与大气相通,空气中的杂质容易进入型腔中,降低铸件质量;暗冒口可设置在铸件的任何位置,适用范围广,顶部为封闭形式,杂质不易进入型腔,能够保证铸件的质量,同时暗冒口的补缩效率高,在铸造技术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目前,在使用现有的暗冒口铸造时,金属液从暗冒口的下部进入腔内,充满暗冒口的内腔,在凝固过程中,铸件收缩,暗冒口内的金属液会向下补缩,在金属液充满暗冒口内腔补缩的过程中,由于暗冒口与铸型型腔贴合处存在缝隙,容易出现钻铁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暗冒口的补缩效果,造成铸件内部疏松等多种缺陷,影响铸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避免铸件内部出现缩孔缩松,对铸件具有良好的补缩作用,提高铸件质量的暗冒口及具有该暗冒口的浇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暗冒口,包括冒口本体和位于所述冒口本体上方的顶盖,所述冒口本体的外表面采用纵向上大下小的第一锥形结构,所述第一锥形结构的斜度为0~10°,不包含0°。
进一步的,所述冒口本体的内表面采用纵向上小下大的第二锥形结构,所述第二锥形结构的斜度为0~10°,不包含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型结构的斜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锥形结构的斜度。
进一步的,所述冒口本体的壁厚为5~35mm,所述顶盖的厚度为5~25mm。
进一步的,与所述顶盖接触的冒口本体的上端壁厚大于与砂芯接触的冒口本体的下端壁厚,其中上端壁厚为8~30mm,下端壁厚为5~25mm。
进一步的,所述冒口本体的高度与顶盖的厚度之比为4:1~12:1。
进一步的,所述冒口本体的顶部或所述顶盖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压力锥。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锥内设置有发热材料或保温材料,所述压力锥的发热保温的区间为500~1700℃。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锥采用三棱柱,所述三棱柱的顶角为30~80°。
一种浇注系统,包括铸型型腔,所述铸型型腔上设置有上述的暗冒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圣泉倍进陶瓷过滤器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圣泉倍进陶瓷过滤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3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冷却流道的铸造模具浇口套
- 下一篇:一种新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