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壁缠绕管的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3200.1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3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丁静华;朱静娟;耿冬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申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输出装置 螺纹模具 支撑箱 下模 本实用新型 双壁缠绕管 成型装置 液压管道 液压轴 上模 控制面板 生产效率 中部位置 拉动轴 上端 进给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壁缠绕管的成型装置,它包括下动力输出装置、上动力输出装置和螺纹模具,所述下动力输出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下动力输出装置连接有下模拉动轴,所述下动力输出装置的上端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上侧设置有螺纹模具,所述螺纹模具的上侧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上侧设置有上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上动力输出装置连接有液压管道,所述液压管道连接有支撑箱,所述螺纹模具的右侧设置有进给管道,所述上动力输出装置连接有液压轴A和液压轴B;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壁缠绕管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双壁缠绕管属于管材中的一种,该种管材具有耐腐蚀、质量轻、安装简便、通流量大、寿命长(50年)等优点,可替代高能耗材质(水泥、铸铁、陶瓷等)制作的管材,属环保型绿色产品,现在的技术中存在不少种类生产双壁缠绕管的装置,但是大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例如,操作不方便、结构复杂等等,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有必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HDPE管材的连续生产线;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双壁缠绕管的成型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双壁缠绕管的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壁缠绕管的成型装置,它包括下动力输出装置、上动力输出装置和螺纹模具,所述下动力输出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下动力输出装置连接有下模拉动轴,所述下动力输出装置的上端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上侧设置有螺纹模具,所述螺纹模具的上侧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上侧设置有上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上动力输出装置连接有液压管道,所述液压管道连接有支撑箱,所述螺纹模具的右侧设置有进给管道,所述上动力输出装置连接有液压轴A和液压轴B。
所述下模拉动轴连接着下模。
所述上模通过上动力输出装置进行带动。
所述螺纹模具分为上下两半。
所述上模连接着螺纹模具的上半部分。
所述下模连接着螺纹模具的下半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进给管道的作用是将待加工的管道运送到螺纹模具中,然后通过控制面板的操作控制下模和上模进行挤压,因为上模连接着上动力输出装置,下模连接着下动力输出装置,所以通过控制下动力输出装置和上动力输出装置即可操控对管道的模压成型,因为模具为螺纹模具,所述加工出来的管道呈现螺纹的形式;这种设计生产效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壁缠绕管的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下动力输出装置 2、进给管道 3、液压轴A 4、液压轴B 5、上动力输出装置6、上模 7、螺纹模具 8、下模 9、液压管道 10、下模拉动轴 11、控制面板 12、支撑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申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申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3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