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4619.9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1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邹洪;肖乐;胡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洪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1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入 器械 手柄 气囊 主鞘 充气阀 针头 腹腔镜穿刺器 本实用新型 充气管 温度显示器 分开设计 手术操作 防漏气 侧漏 刺破 管内 内壁 加压 膨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包括扁平针头、主鞘管、器械置入通道、气囊、手柄和气腹通道,所述主鞘管的一端部设置有扁平针头,所述主鞘管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器,所述主鞘管内分别设置有器械置入通道和气腹通道,所述器械置入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位于手柄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扁平针头更利于手术操作者轻松顺利置入,减少切口的长度,通过器械置入通道和气腹通道分开设计避免器械的反复置入很容易刺破防漏气膜,故导致CO2的侧漏,通过充气阀加入气体,对气囊进行加压膨胀,有效的对器械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传统的穿刺器针头尖端为锥形,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置入一次性针头的时候需要皮肤切开够长并反复用力旋转才能刺破腹壁进入腹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手术器械从穿刺器内反复交替穿过容易毁损防漏膜造成气腹下降影响手术野,需要暂停手术再次建立气腹后方能继续手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包括扁平针头、主鞘管、器械置入通道、气囊、手柄和气腹通道,所述主鞘管的一端部设置有扁平针头,所述主鞘管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器,所述主鞘管内分别设置有器械置入通道和气腹通道,所述器械置入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位于手柄的一侧,所述气腹通道内一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器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扁平针头上设置有保护套,所述气腹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漏气膜。
进一步地,所述主鞘管的表层设置有纳米银抗菌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
进一步地,所述扁平针头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通过扁平针头更利于手术操作者轻松顺利置入,减少切口的长度,增加术后康复的美观度,通过器械置入通道和气腹通道分开设计避免器械的反复置入很容易刺破防漏气膜,故导致CO2的侧漏,影响人工气腹从而导致术野缩小影响手术操作,延长麻醉及手术时间,增加并发症,器械置入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囊,通过充气阀加入气体,对气囊进行加压膨胀,有效的对器械进行固定,通过温度传感器将体内的温度传递到温度显示器上,当温度过高影响体内镜头使用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腹腔镜穿刺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扁平针头;2、主鞘管;3、器械置入通道;4、气囊;5、充气管;6、充气阀;7、手柄;8、温度显示器;9、气腹通道;10、温度传感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洪,未经邹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4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妇科腹腔镜套管
- 下一篇:人造酒窝成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