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带UV功能的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6358.4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4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晖;康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uv 功能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带UV功能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UV紫外线光源波长为:200-400nm,其划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UVC(200-280nm),每个划分的应用领域不一样,可以用在杀菌消毒、医疗、固化等领域,应用的范围很广,UVC可用于物体表面杀菌,如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机表面杀菌,儿童玩具、办公用品、桌面、筷子碗等等进行杀菌,也可用于水杀菌、空气杀菌,UVB可用于治疗皮肤性疾病,如牛皮癣、过敏症、湿疹等其他的皮肤病,UVA可用于油墨固化、辨别伪钞、辨别荧光粉等。
而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现市面上具有照明功能、不同输出功率移动电源,并不具备能发出UV紫外线光源的功能,应用范围小,不能达到一个杀菌消毒、医疗、固化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带UV功能的移动电源,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移动电源不具备发出UV紫外线光源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带UV功能的移动电源,包括有外壳、主控板、电芯以及UV光源,该主控板、电芯和UV光源均设置于外壳内;该主控板上设置有与主控板导通连接的充电接口、放电接口和电源开关,充电接口、放电接口和电源开关均外露于外壳;该电芯与主控板导通连接;该UV光源与主控板导通连接并外露于外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有上盖、下盖和中框,该中框夹设于上盖和下盖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V光源外露于下盖的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盖之前端的内外侧面贯穿形成有通孔,该通孔中安装有环形端盖,该环形端盖的透光通道中安装有透光片,该UV光源正对透光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框的前端面设置有多个槽孔,该充电接口、放电接口和电源开关分别透过对应的槽孔外露。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控板上还设置有与主控板导通连接的LED光源,LED光源外露于中框的前端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与主控板导通连接,电路板上具有多个指示灯,该多个指示灯外露于上盖的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指示灯包括有多个电量指示灯和一个UV开启指示灯,该UV开启指示灯和多个电量指示灯并排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V光源所发出紫外线的波长为200-400n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UV光源合理地集成在移动电源上,使得本产品可有效杀菌和抑菌、无噪音、清静舒适;耐振动,稳定性高;低热量、效率高,节约能源;无电流冲击;即开即用;环境温度10~35℃;固体光源、低压,可以根据需求制造成任何外形的产品,如: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等;UV光源在表面杀菌、水杀菌、空气杀菌、医疗、固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 11、上盖
12、下盖 13、中框
14、环形端盖 15、透光片
101、通孔102、透光通道
103、槽孔104、槽孔
20、主控板 30、电芯
40、UV光源 51、充电接口
52、放电接口 53、电源开关
54、LED光源60、电路板
61、电量指示灯 62、UV开启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外壳10、主控板20、电芯30以及UV光源40,该主控板20、电芯30和UV光源40均设置于外壳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6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