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蒸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7041.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6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熊兵;陈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澳斯威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 蒸汽发生 蒸汽发生装置 硅胶连接管 蒸汽输出端 电蒸炉 水箱 支架 水珠 蒸汽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缓冲隔板 蒸发装置 蒸汽输出 蒸煮食物 烹饪室 外凸起 变差 凸起 烹饪 室内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蒸炉,包括蒸汽发生装置,用于蒸煮食物的炉体和水箱,水箱的支架与蒸发装置通过第一硅胶连接管连接,蒸汽发生装置与炉体通过第二硅胶连接管连接,支架与炉体通过排水管连接,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输出端和蒸汽发生端,蒸汽输出端设置于蒸汽发生端上方并呈向外凸起形状,蒸汽输出端的截面宽度大于蒸汽发生端的截面宽度,凸起的蒸汽发生端和蒸汽缓冲隔板可以降低蒸汽中水珠的含量,使炉体的烹饪室内的食物不会因为水珠导致口感变差,炉体的烹饪室也更加容易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蒸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蒸炉等蒸汽烹饪装置,其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结构简单,一般都包括有炉体、蒸汽发生装置和水箱,在蒸汽发生装置内通过加热装置将水加热至产生蒸汽,然后从出汽口通向炉体的烹饪室内,但当蒸汽从出汽口喷出时,没有经过足够的缓冲,蒸汽中会携带大量水珠一起进入烹饪室里,从而导致蒸汽烹饪装置的烹饪室内出现大量水,进而影响烹饪室内食物的口感和烹饪效果,也不好清洁烹饪室,同时,由于蒸汽较长时间停留在蒸汽发生装置内,而不能快速排出,这样会导致蒸汽发生装置里的水通过进水口,直接进入水箱内,由于蒸汽发生装置里的温度很高,时间长了,也会把水箱里的水变为开水了,导致用户在抽取水箱往水箱加水时烫伤,非常危险。
另外,蒸汽发生装置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又没有相应的方法把蒸汽发生装置内部残留水排出,其残留水会变质、发臭。蒸汽发生装置长时间烧开水会产生大量的水垢,如果没办法清理并排出水垢,这会使蒸汽发生装置热效率越来越低,最严重的会没办法产生蒸汽。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电蒸炉,其能够通过凸起的蒸汽发生端能产生足够的压力反冲,由于水珠的比重较蒸汽大,在足够的压力反冲下,大大降低了蒸汽中水珠的含量,使炉体的烹饪室内的食物不会因为水珠导致口感变差,炉体的烹饪室也更加容易清洁,第一、二密封装置与支架相互配合可以把蒸汽发生装置内需要更换的积水及时排出,有效防止积水变质、发臭和产生水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蒸炉,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水箱以及用于蒸煮食物的炉体,水箱的支架与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第一硅胶连接管连接,蒸汽发生装置与炉体通过第二硅胶连接管连接,支架与炉体通过排水管连接,水箱插入或者拉出支架,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输出端和蒸汽发生端,蒸汽输出端设置于蒸汽发生端上方并较汽发生端向外凸起,蒸汽输出端的截面宽度大于蒸汽发生端的截面宽度。
所述述蒸汽发生装置的内壁上设有若干蒸汽缓冲隔板,蒸汽缓冲隔板呈“V”字型结构。
所述支架与第一硅胶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装置,第一密封装置包括复位弹簧和排水密封圈。
所述支架与排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包括受压端和复位端,受压端与水箱的底部连接,复位端与排水管连接。
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蒸发盘。
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发热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凸起的蒸汽发生端所产生足够的压力反冲,由于水珠的比重较蒸汽大,在足够的压力反冲下,大大降低了蒸汽中水珠的含量,蒸汽缓冲隔板可以进一步降低水珠含量,使炉体的烹饪室内的食物不会因为水珠导致口感变差,炉体的烹饪室也更加容易清洁,同时,当需要更换蒸汽发生装置内的水时,只需把水箱拉出支架,第一密封装置将抽出第一硅胶连接管,第二密封装置向上复位抽出排水管,蒸汽发生装置内的积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硅胶管、支架以及排水管送到炉体的蒸发盘作二次蒸汽,避免出现蒸汽发生装置内水发臭变质,防止水垢影响蒸汽发生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澳斯威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澳斯威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7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