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软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2645.6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3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廖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佳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软连接线 金属导体 本实用新型 动力电池组 塑胶绝缘体 绝缘套 折弯部 塑胶 破裂 挤出 应用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软连接线,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制造快捷方便、能避免塑胶绝缘套破裂的动力电池软连接线。所述动力电池软连接线包括金属导体(1)和与所述金属导体(1)共同挤出的塑胶绝缘体(2),所述金属导体(1)上设置有多个折弯部(3)。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组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软连接线。
背景技术
软连接,铜排或铝排软连接镀锡铜编织线软连接由适用于各种高压电器,真空电器,矿用防爆开关及汽车,机车电池组等相关产品做软连接用,采用裸铜线或镀锡铜编织线(绞线),用冷压方法制成。铜排软连接的搭界面采用分子扩散焊技术一次性焊接成型,产品质量好,导电性强,承受电流大,电阻值小,经久耐用等特点,同时,另有一种软连接,其是在金属导体的连接部开孔,中间部套塑胶绝缘套,然后根据需要的形状进行折叠,然而这种结构存在着工艺复杂,尤其是折叠后容易导致塑胶绝缘套破裂的隐患,这就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制造快捷方便、能避免塑胶绝缘套破裂的动力电池软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导体和与所述金属导体共同挤出的塑胶绝缘体,所述金属导体上设置有多个折弯部。
所述金属导体为铜金属导体或铝金属导体或铁金属导体。
所述金属导体包括多层叠合的金属箔片。
所述金属箔片的厚度为0.1mm-0.2mm。
所述金属导体包括同一型材的中间部和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两端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连接通孔。
所述金属导体的厚度为0.05~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导体和与所述金属导体共同挤出的塑胶绝缘体,所述金属导体上设置有多个折弯部,通过这样的方式,金属导体为同一型材结构,无需另外进行焊接,而所述塑胶绝缘体无需再进行穿套,所以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制造快捷方便、能避免塑胶绝缘套破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金属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解决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动力电池软连接线包括金属导体1和与所述金属导体1共同挤出的塑胶绝缘体2,所述金属导体1上设置有多个折弯部3,所述金属导体1为铜金属导体或铝金属导体或铁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1)的厚度为0.05~3.0mm,所述塑胶绝缘体2为塑性绝缘材料或是改性橡胶或改性塑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铝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1包括同一型材的中间部12和设置在所述中间部12两端的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上设置有连接通孔14。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体1包括多层叠合的金属箔片10,所述金属箔片10的厚度为0.1mm-0.2mm。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体1为铜金属导体。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组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佳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佳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2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线式传感器分线器
- 下一篇:一种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