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电子铅封的体积修正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2931.2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7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霞;黄衡;黄象克;林恒;郭建辉;黄君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4 | 分类号: | G01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铅封 体积 修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积修正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电子铅封的体积修正仪。
背景技术
体积修正仪,主要是与流量计配套的体积修正仪,例如FCM型、FC-II型体积修正仪是为气体涡轮、罗茨、旋进、涡街、工业皮膜表等带脉冲信号输出的气体流量计配套而设计生产的智能化二次仪表,集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于一体,带就地压力和温度检测显示,将流量计的工况体积流量和总量直接转化到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和总量,并具有多种信号输出接口。
体积修正仪采集来自流量仪表的脉冲讯号,根据设定的脉冲当量值计算出未经修正的工况体积流量。同时,根据测得的压力(或引入的被测压力)、温度、压缩系数(自动计算或设定为常数)及实际体积计算标准体积流量。另外,各型修正仪均具有数据存储功能,除可存储未经修正的工况体积流量,标准体积流量外,还可存储压力和温度等数据。存储的数据可方便取出,并可通过软件包作进一步处理。
现有的体积修正仪中,传统的体积修正仪采用的铅封,结构简单易仿制、易开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防作弊的需要;而且传统的体积修正仪,存在多部门、多人员加封的情况,欠缺数字信息化管理办法,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易被防止、难管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电子铅封的体积修正仪,采用电子铅封,方便识别和管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子铅封的体积修正仪,包括一侧铰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按键和显示屏,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连接所述按键和所述显示屏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铰接一侧的另一侧设有电子铅封。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子铅封具有预设的ID,所述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用于接收ID信号;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接收到的ID信号和预设的ID信号,若比较结果不一致则输出比较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比较信号后控制显示屏进行报警提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子铅封内设有检测单元和无线发送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铅封线的位置且在铅封线位置异常时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无线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检测信号后控制显示屏进行报警提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单元和无线发送单元外侧包裹有金属层。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层带有信号孔。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用于铰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铰接件设在体积修正仪的内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和比较单元之间连接有抗静电单元。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抗静电单元包括BAV99芯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抗静电单元包括TVS管。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子铅封的体积修正仪,采用电子铅封,电子铅封采用数据记录识别芯片,数据一次写入之后不能二次写入,由于芯片和铅封是一体的,所以不可被取出,一但被取出便遭到破坏不能识别,使用放用配套的芯片数据采集器无法识别,即可认定铅封遭到人为破坏,便可开展处理和各项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带电子铅封的体积修正仪;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带电子铅封的体积修正仪;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带电子铅封的体积修正仪。
附图标记
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按键;4、显示屏;5、电子铅封;6、控制器;61、无线接收单元;62、比较单元;63、控制单元;64、抗静电单元;7、检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带电子铅封5的体积修正仪,包括一侧铰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上设有按键3和显示屏4,第二壳体2内设有控制器6,控制器6连接按键3和显示屏4;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对于铰接一侧的另一侧设有电子铅封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2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压补偿涡街流量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移动互联网智能无线水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