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的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4824.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侯学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通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6 | 分类号: | F02C7/06;B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流板 航空发动机 离心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复位弹簧 循环通孔 改进型 保证 发动机 长方形通孔 喇叭状出口 离心分离器 影响发动机 蝶形弹簧 气体回流 循环导流 出气 归位 汇流 航空用 滤芯网 溢流板 凹型 出风 排出 转轴 运作 通气 钢板 汇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分离装置,包括离心分离壳,通气循环导流壳,离心分离器装置,喇叭状出口和滤芯网。本实用新型汇流板采用厚度为三厘米至五厘米的航空用凹型钢板;所述的汇流板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汇流板和汇流板正对设置,有利于保证分离后的气体汇聚直至汇流板内,通过循环通孔及时排出,防止出现内回流影响发动机工作,保证发动机运作稳定性;复位弹簧具体采用蝶形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有两个,有利于保证转轴带动溢流板及时归位,防止气体回流;循环通孔开设为长度为十毫米至十五毫米,宽度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长方形通孔,有利于提高出气效率,增大出风效果,保证发动机运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是航空涡桨发动机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供给航空涡桨发动机各个零件所需滑油,决定着发动机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向着高温、高速、高功重比发展,对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离心分离装置是滑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装配于附件机匣中,主要利用离心力场将传动系统中的润滑油和热气分离。将分离后的润滑油回收循环再利用,从而保障传动系统能够长时间在正常润滑状态下运转。而一旦离心分离装置效率低下或发生故障,将导致滑油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直至整个发动机失效,后果极其严重。目前,常用的是幅板叶片式离心分离装置。
幅板叶片式离心分离装置气油分离效率低,发动机运行稳定性低,滑油消耗量大,相同续航时间发动机所需携带的滑油量较大,油箱的容积也需相应的增加。势必增加发动机的重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功重比。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982300B,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分离装置,包括转动轴和套设于转动轴外壁上的离心分离器,离心分离器包括套设于转动轴上的壳体和多孔金属,多孔金属填充于壳体内;壳体的一端面上沿其周向设置多个回油孔。但是现有的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分离装置还存在着工作效率低,分离不彻底和运作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分离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分离装置存在着工作效率低,分离不彻底和运作不稳定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分离装置,包括离心分离壳,通气循环导流壳,离心分离器装置,喇叭状出口和滤芯网,所述的离心分离器装置通过通气循环导流壳安装在离心分离壳内部右侧;所述的喇叭状出口设置在通气循环导流壳的左端;所述的喇叭状出口的左端和离心分离壳的右端出口处设置有滤芯网;所述的通气循环导流壳包括深沟球轴承,汇流板,转轴,端座和复位弹簧,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分别镶嵌在通气循环导流壳的左右两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汇流板分别螺钉连接在通气循环导流壳的上下两壁上;所述的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端座内;所述的端座分别螺钉连接在通气循环导流壳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转轴和端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离心分离器装置包括离心分离器本体,传动轴和风叶,所述的离心分离器本体固定在传动轴的外壁左侧;所述的风叶分别焊接在传动轴的外壁右侧上下两部。
优选的,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和深沟球轴承正对设置;所述的深沟球轴承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卡接端座,另一端焊接转轴。
优选的,所述的汇流板采用厚度为三厘米至五厘米的航空用凹型钢板;所述的汇流板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汇流板和汇流板正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复位弹簧具体采用蝶形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汇流板的内侧横向开设有循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通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航通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4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