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区间光纤网络信号控制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5662.5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1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伟;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1000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控制信号 主机 第二控制信号 光控盒 光纤网络信号 现场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控制装置 切换装置 铁路区间 故障安全模式 轨道交通信号 输出驱动信号 工程造价 控制系统 能源消耗 运输效率 运行过程 主机输入 实时性 冗余 铜缆 匹配 响应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铁路区间光纤网络信号控制装置及系统,包括现场控制装置和光控盒,现场控制装置包括切换装置和冗余的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第一主机输入第一控制信号,并且在切换装置切换的情况下,获取第二主机的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相匹配,则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光控盒,第二主机的运行过程同第一主机,光控盒采用故障安全模式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将执行层的动作时间由秒级缩短到毫秒级,显著提高系统的控制和响应速度,进而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并且减少铜缆的使用量,降低能源消耗,减低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铁路区间光纤网络信号控制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车站信号控制系统主要经历了机械联锁控制、6502电气集中联锁控制、计算机联锁控制三个发展阶段,目前许多投入使用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实现联锁关系的运算,用安全型继电器控制和采集基础设备状态的系统,实际上是一种计算机联锁+继电器执行的系统,还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全电子化容错安全联锁控制系统。
传统的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是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型继电器组合来实现铁路信号控制的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实现逻辑关系的运算,采用计算机控制;安全型继电器组合是系统的执行电路,包括道岔启动电路、信号机点灯电路、轨道电路、各种联系电路等成熟的继电电路。
传统的铁路信号设备执行电路主回路是依靠实回线(铜缆)连接信号楼继电器组合接点和现场的信号设备,由于电缆阻抗、线间电容的影响,连接距离的极限长度一般为10km,仅能够满足10~18km的通讯基站间距离。
传统的系统存在大量的人工配线,因此仍旧存在“封连线”隐患,需要定期维护检修继电器部分,给后期维护带来很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铁路区间光纤网络信号控制装置及系统,以提高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将执行层的动作时间由秒级缩短到毫秒级,显著提高系统的控制和响应速度,进而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并且减少铜缆的使用量,降低能源消耗,减低工程造价。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区间光纤网络信号控制装置,其中,包括:通过无源光网络相连的现场控制装置和光控盒,所述现场控制装置包括切换装置和通过所述切换装置相连的两套冗余的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
所述第一主机,用于输入第一控制信号,并且在所述切换装置切换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主机的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比较,如果所述比较结果相匹配,则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光控盒;
所述第二主机,用于输入第二控制信号,并且在所述切换装置切换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主机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相匹配,则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光控盒;
所述光控盒,用于采用故障安全模式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主机包括依次相连的冗余中央处理器CPU运算系统和冗余通讯系统;
冗余CPU运算系统,用于输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且在所述切换装置切换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比较,如果所述比较结果相匹配,由所述冗余通讯系统通过所述无源光网络向所述光控盒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主机还包括看门狗系统,所述看门狗系统与所述冗余CPU运算系统相连,所述冗余CPU运算系统包括第一CPU和第二C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5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道岔有害空间消缝器装置
- 下一篇:混凝土运输与移梁作业一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