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柱用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5942.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3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刘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恒基钢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钢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用钢管,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内固定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呈网格状;在所述钢管本体外壁上沿垂直于侧壁固定设置有加强筋。能够较为有效的增强钢管侧壁与混凝土之间粘接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柱用钢管。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为一整体的复合结构,通过将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钢管混凝土结构中钢管与其内部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按截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圆钢管混凝土结构、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施工方便、工期大大缩短、有利于钢管的抗火和防火、耐腐蚀性能优于钢结构等优点,现如今已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可参考的公告号为CN20338339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带肋方钢管及带肋方钢管混凝土柱,其技术要点包括所述方钢管为由在钢板上轧制出肋的带肋钢板通过焊接成方型的带肋钢管 ;所述方钢管由四块长度相同的带肋钢板焊接而成,或为一块带肋钢板弯折焊接而成,或为两块弯折成直角的带肋钢板焊接而成 ;所述带肋钢板上的肋分布在钢板的单面或双面上 ;所述带肋钢板上的肋为连续的,或为断续的,和 / 或肋为水平平行设置,或倾斜平行设置;所述方钢管采用的四块长度相同的带肋钢板各自的焊接端开设坡口,每块带肋钢板的坡口方向相反 ;所述带肋钢板上的肋间距大于或等于10mm,肋高大于或等于 1.5mm。
在一些对于抗震及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建筑,不仅对钢管与钢管内部的混凝土粘接要求较高,钢管与外部的混凝土粘接要求同样影响建筑的整体承载能力,但是,现有的钢管对钢管外侧没有设置提高与钢管外侧混凝土粘接强度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柱用钢管,能够较为有效的增强钢管侧壁与混凝土之间粘接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柱用钢管,包括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内固定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呈网格状;在所述钢管本体外壁上沿垂直于侧壁固定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钢管本体内的呈网格状的加固板,在钢管本体内部能够提高与混凝土之间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强度,与此同时,能够增加钢管本身的强度,从而使得钢管制作而成的钢管混凝土柱能够更加使用更多场所;在钢管外侧固定设置的加强筋,可以对钢管本体外侧的混凝土产生一个拉力,使得凝固后的混凝土与方钢表面不容易脱离。
较佳的,所述钢管本体内壁的四周都设置有加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钢管四个内壁上设置有加固板,可以对钢管每个侧壁都进行加强,与此同时使得混凝土在内壁上粘接更加稳固。
较佳的,所述加强筋在钢管本体的四个外壁上都焊接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方钢外壁上都设置的加强筋,使得方钢在每侧植入混凝土中时,每侧都能够与混凝土粘接的较为牢固。
较佳的,所述钢管本体的外壁上且于加强筋之间的位置开设有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壁上开设有的卡接槽,可以较为有效的提高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面积,从而提高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强度。
较佳的,所述卡接槽为半球状。
较佳的,所述卡接槽沿垂直于钢管本体侧壁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恒基钢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恒基钢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5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容膜蒸镀的蒸镀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去气泡的纸盒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