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府逐瘀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8619.4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何迅;刘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敷袋 上袋体 贴合层 下袋体 装药 活动连接 血府逐瘀 传热层 发热包 干燥层 敲击杆 吸水 体内 本实用新型 自发热材料 传统中药 上下两侧 外敷 开口处 敷贴 上袋 药性 发热 开口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府逐瘀敷贴,包括贴敷袋体、发热包、传热层、装药包、吸水干燥层、贴合层和敲击杆,贴敷袋体包括上袋体和下袋体,上袋体和下袋体活动连接,传热层设置在上袋体和下袋体之间,贴敷袋体的上下两侧分别为第二端面和第一端面,第一端面上设置有药透开口,装药包设置在下袋体内,发热包设置在上袋体内,吸水干燥层设置在装药包和贴合层之间,贴合层设置在第一端面的药透开口处,敲击杆和贴敷袋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借鉴传统中药热奄包治疗原理,结合现代自发热材料,外敷贴可以方便地自行发热,从而利用热量促进药性因子定向药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血府逐瘀敷贴。
背景技术
血府逐瘀颗粒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能。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血府逐瘀颗粒多采用内服方式,剂量较大,在长期性的治疗过程中,存在剂量难以控制,药物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的缺点。血府逐瘀颗粒用于外敷时,现有技术则存在外敷贴制作难度大,使用不便,中药利用率不高,疗效不很理想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府逐瘀敷贴,以解决现有的敷贴使用不便,药物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府逐瘀敷贴,包括贴敷袋体、发热包、传热层、装药包、吸水干燥层、贴合层和敲击杆,贴敷袋体包括上袋体和下袋体,上袋体和下袋体活动连接,传热层设置在上袋体和下袋体之间,贴敷袋体的上下两侧分别为第二端面和第一端面,第一端面上设置有药透开口,装药包设置在下袋体内,发热包设置在上袋体内,吸水干燥层设置在装药包和贴合层之间,贴合层设置在第一端面的药透开口处,敲击杆和贴敷袋体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空气通过药透开口进入到下袋体中后进而通过传热层到达上袋体中与发热包接触使得发热包开始发热,发热包产生的热量加热装药包使得装药包中的药物挥发,通过挥动敲击杆使贴敷袋体与患者病痛处接触,敲击的过程中挥发的药物通过贴合层和药透开口与患者病痛处接触以达到治疗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借鉴传统中药热奄包治疗原理,结合现代自发热材料,外敷贴可以方便地自行发热,从而利用热量促进药性因子定向药透。
进一步,敲击杆包括杆体、连接头、防转圈和橡胶柱,杆体上设置有径向安装孔,橡胶柱设置在径向安装孔内,连接头的上部与橡胶柱固定连接,其下部与贴敷袋体活动连接,防转圈通过橡胶柱套接在杆体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贴敷袋体安装在敲击杆上后可通过挥击敲击杆来对病痛处进行治疗,贴敷袋体通过螺纹、卡扣等方式与连接头连接,橡胶柱将连接头固定在径向安装孔中,通过设置防转圈可以防止连接头移动并进一步防止贴敷袋体移动以保证在挥击敲击杆的过程中贴敷袋体保持稳定。
进一步,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密封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未使用血府逐瘀敷贴时,密封贴可将第一端面的药透开口密封,防止空气进入。
进一步,传热层为金属有孔材质,贴合层采用网格布料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传热层采用金属有孔材质使得传热层的传热效果更好,贴合层需要与人体接触,网格布料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透气性。
进一步,吸水干燥层上设置有透气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透气孔可以增强吸水干燥层的透气性,使得装药包内药物受热挥发产生的气体更好地与病痛处接触。
进一步,第一端面上可加装隔热软片,隔热软片采用布料材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若患者在使用血府逐瘀敷贴时觉得温度过高可在第一端面上加装隔热软片。
进一步,贴敷袋体上设置绑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8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结构
- 下一篇:人体胰岛素注入的供液装置